远志: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远志: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
远志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等功效。本文详细介绍了远志的历史沿革、植物特征、鉴定方法、规格等级、药性应用以及现代研究进展,为中医药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
基本信息
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又名葽绕、蕀蒬等,主要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以及四川地区。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韧皮部肉质,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等症状。
历史沿革与变迁
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记载其味苦、温,具有多种医疗功效。《图经本草》对远志的形态特征有详细描述,而《本草纲目》则将其列为草部山草类,并解释了“远志”名称的由来。现代药典(1977年版至2020年版)收录了两种远志原植物:一种是小叶远志,另一种是卵叶远志。
鉴定与规格
形态特征
远志药材主要来源于远志植物(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其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等地,以山西产的质量最佳。
采收加工
远志的采收通常在春季长苗时或秋季叶枯萎时进行,采挖后需要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
- 远志筒:将根部晒至皮部稍皱缩后,揉抽去木心,晒干而成。
- 远志肉:对于不能抽去木心的根部,需要将皮部割开去除木心。
- 远志棍:过于细小的远志无法去除木心,商品称为“远志棍”。
经验鉴别
- 远志筒:呈圆管筒状,略弯曲,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较深而密的横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 远志肉:皮部断裂成不规则的短段或碎块。
- 远志棍:根皮中心有质硬而韧的木心。
- 卵叶远志:与普通远志相比,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纵向沟纹较多,横向沟纹较少,质较硬,不易折断,断面木质部较大,皮部较薄,木部类圆形有“V”形缺刻。
远志种植园(Polygala tenuifolia)
卵叶远志生境(Polygala sibirica)
远志花枝(Polygala tenuifolia)
卵叶远志花枝(Polygala sibirica)
左为远志筒,右为远志肉
卵叶远志药材
远志肉
远志筒
远志棍
远志筒(陕西产)
远志筒(陕西产)
规格等级
根据《七十六种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远志筒分为三个规格:
- 一等远志筒:呈筒状,中空。表面浅棕色或灰黄色,全体有较深的横皱纹,皮细肉厚,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气特殊,味苦微辛。长度7cm,中部直径0.5cm以上,无木心,杂质、虫蛀、霉变。
- 二等远志筒:长度5cm,中部直径0.3cm以上,其他要求与一等相同。
- 统庄远志肉:多为破碎断裂的肉质根皮。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全体为横皱纹,皮粗细厚薄不等。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气特殊,味苦,微辛。无芦茎、木心、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备注:远志棍是不去心的小根,为保护资源,未制定规格标准。
品质评价与附注
- 远志应以去净根内的木质部成管状、粗长、根皮质厚为佳。近年来关于是否去除木部存在争议,但广东药材行业仍主张必须除去木心以保证质量。
- 远志的地上部分称为“小草”,可供药用,功效益精,补阴气。
说明
- 远志: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横皱纹。切面棕黄色,中空。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 制远志:形如远志段,表面黄棕色。味微甜。
- 验收远志一定要尝,苦、微辛,嚼之有刺激感的才能收货。远志的“刺舌感”不是疼,而是一种不舒适的轻度刺激感。刺激感强说明皂苷含量高,质量好。
- 远志过去分远志筒(趁鲜去心)、远志肉和远志棍。
图1 远志商品
图2 制远志商品
图3 没去心的远志
图4 掺了麦冬须根的远志(已分开,料子无横皱纹)
药性与应用
- 药性:苦、辛,温。归心、肾、肺经。
- 功效: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
应用
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
本品苦辛性温,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适宜于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
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能祛痰止咳,故可用治痰多粘稠、咳吐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本品辛行苦泄温通,可疏通气血之壅滞而消散痈肿,用于疮疡肿毒,乳房肿痛,内服、外用均可,内服可单用为末,黄酒送服;外用可隔水蒸软,加少量黄酒捣烂敷患处。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有胃溃疡及胃炎者慎用。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主要含皂苷类化合物、口山酮类(又名苯骈色原酮)化合物、寡糖酯类化合物等。药理作用
全远志有镇痛、催眠及抗惊厥作用。远志皂苷有祛痰、镇咳、降压作用。远志醇有止痛作用。
选方
- 治健忘:远志、石菖蒲等分。煎汤常服。(《卫生易简方》)
- 治不寐:远志肉、酸枣仁(炒)、石莲子等分。水煎服。(《种杏仙方》)
- 治小儿惊疾:远志(去心)煎汤。随时饮之。(《普济方》)
- 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 治妇人无病而不生育:远志一两,当归身二两。炒燥和匀,每用药一两,浸酒二壶。每日随量早晚饮之。(《本草汇言》)
- 脑风头痛不可忍: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㗜药入鼻中,仍揉痛处。(《圣济总录》远志散)
- 治中风、舌不能言:远志不拘多少。甘草水泡,不去骨,为末。鸡子清调敷天突、咽喉、前心三处。(《古今医鉴》)
临床报道
- 治疗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用石菖蒲、远志制成智力糖浆,每次10~15ml,每日3次,口服。治疗100例,结果显效70例,有效20例。此外,对智力发育差及健忘的儿童,也有一定疗效。
- 治疗急性乳腺炎:用远志12g,水煎后加米酒50ml兑服,每日1次。服后体温恢复正常,局部症状消失并恢复哺乳者为痊愈。共治疗56例,结果54例痊愈,其中服药1剂而愈者23例,2剂而愈者26例,3剂而愈者5例。
-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每晚用苦参水熏洗外阴后将远志栓(远志研成细粉,以医用甘油、明胶为赋形剂制成栓,每栓含生药0.75g)1粒纳入阴道穹后部处,用药3~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2例,结果1个疗程治愈者33例(78.5%),好转8例(19.05%),无效1例(2.38%)。用药2个疗程全部病例均治愈,总有效率100%。坚持用药3个疗程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参考文献
- 冯耀南等.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M].暨南大学出版社:广州,1995.96-98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广东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中国中药材真伪鉴别图典(2)(第三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广州,2011.126-127
- 陈士林等.中国药材图鉴(中药材及混伪品鉴别)[M].中医古籍出版社:北京,2008.325-326
- 钟赣生.中药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2012.339-340
- 王恩满等.饮片验收经验[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原,2019.271-272
-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2018.1434-1437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