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普放久了会变熟普吗?一文读懂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生普放久了会变熟普吗?一文读懂普洱茶生茶与熟茶的区别
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以其独特的发酵工艺和陈香韵味而闻名。在普洱茶的世界里,生茶和熟茶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生普和熟普的本质差异、制作工艺、历史背景以及品鉴特点。
生普和熟普的本质区别
普洱生茶放久了,会变成普洱熟茶吗?这是一个困扰很多茶友的问题。答案是:不会。无论存放多久,生普只会变成老生普,而不会变成熟普。区分生普和熟普的关键在于加工工艺。
生普和熟普的不同工艺
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包括摊晾、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成型等步骤,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存放后才能称为普洱生茶。
而普洱熟茶则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通过渥堆发酵工艺制成。渥堆发酵包含了潮水(洒水)、砌堆发酵、翻堆解块、沟通干燥、起堆等工序。
从工艺流程可以看出,生普和熟普的原料都是经过摊晾、杀青、揉捻、晒干的晒青毛茶。现代严格意义上的生普,以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紧压以及一定时间的自然存放;而熟普则是通过渥堆发酵过程,水、热、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品质。
生普茶饼(左)与熟普茶饼(右)
现代熟普的诞生
熟茶发酵技术,即“人工潮水渥堆发酵工艺”,最早是从粤港两地学来,但在勐海茶厂发扬光大,形成了独特的发酵工艺。现代普洱熟茶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普洱生茶需要长时间转化才能成为“红汤普洱”的问题。
红浓明亮的普洱熟茶汤色
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号级茶工艺的失传,需要长时间转化的红汤普洱茶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1973年,云南省茶叶公司派七人小组专门到广州学习普洱茶的渥堆发酵技术。经过多次试验和探索,1974年,渥堆发酵技术获得成功,并形成了工艺规范。可以说,普洱熟茶的官方历史还不到50年。
生普与熟普茶汤的不同
生普经过多年的存放,茶汤的汤色会逐渐向“红汤”变化,这个过程受存放地的温度、湿度影响很大。而在湿热的广东、香港,一般家庭自然存放可能7-10年就能转化出“红汤”;而在相对干燥的北京,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而普洱熟茶出厂即是“红汤”。在香气、滋味方面,生普在后发酵过程中,新茶的一部分芳香物质、风味物质会减弱甚至消失,但也会产生新的风味。相对来说,熟普则给人以更稳定的感觉。
《茶源地理》甄选红六星茶王,陈放20年的生普汤色
在汤感方面,工艺到位的熟普通常会给口腔带来“厚滑”之感,而生普要达到相近的“厚滑”程度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虽然年份未到位的生普可能没有那么厚滑,但茶汤却有熟普上少见的活力感、生津、回甘。
普洱熟茶(散茶)
小结
生普和熟普同属普洱茶,但生普放久也不会变成熟普。它们在工艺和风味上都有很大不同。生普需要长时间存放才能达到最佳状态,而熟普则可以当年就喝到“红汤”。两者各有特色,适合不同的品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