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关键在于三餐规律!营养师解读最佳进食时机
减重关键在于三餐规律!营养师解读最佳进食时机
在追求健康饮食和减肥的过程中,三餐的进食时间和规律对减肥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营养师杨斯涵引用了《Nutrients》期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最佳的三餐进食时机,并解释了为什么三餐不规律容易导致肥胖。
营养师杨斯涵在其Facebook专页上引用了《Nutrients》期刊的一项研究,指出一日三餐的进食时机确实会影响肥胖的概率。以下是她推荐的最佳进食时间:
1. 早餐
不要跳过早餐,因为不吃早餐与较高的代谢风险有关,包括较高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较大的腰围、更高的空腹胰岛素,以及增加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坏胆固醇)。这些因素都会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午餐
建议在下午3点前进食。研究发现,与下午3点前后的午餐时间相比,晚进食者会减少葡萄糖耐受性、静态能量消耗,导致血糖更容易上升,从而增加肥胖的可能性。
3. 晚餐
应在睡前至少2小时进食,且份量应较少。晚餐进食时间与褪黑激素分泌浓度有关。研究显示,距离习惯睡眠时间2.5小时内进食晚餐的受试者,在高褪黑激素水平的情况下,葡萄糖耐受性会下降,血糖更容易上升。
此外,有研究显示,晚餐摄入热量最多的受试者,相比早餐摄入热量最多的受试者,有较高的胰岛素抵抗,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建议在三餐比例分配中,晚餐要吃得最少。
为什么三餐不规律容易导致肥胖?
对于上述结果,营养师杨斯涵解释说,这可能与三种生理机制有关:
生理时钟:当生理时钟因三餐不规律而被破坏,如在晚上褪黑激素水平较高时进食,可能会导致与肥胖相关的问题。此外,个体的生理时钟不同,也会产生差异。例如,晚型生物时钟的个体,在睡前两小时内进食,肥胖概率会增加5倍;而早型生物时钟的个体,在醒来后2小时内摄入较高热量时,肥胖概率会减少50%。
基因因素:研究显示,PERILIPIN1基因和褪黑激素受体1B(MTNR1B)基因可能会调节食物时间对减重和代谢的影响。
肠道菌群:晚餐太晚会对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组成产生不良影响。与早进食者相比,晚进食者会颠倒唾液微生物组多样性,这可能对宿主的代谢产生不利影响。
营养师杨斯涵最后提醒,除了注意进食时间外,还需要关注饮食内容。
资料来源:杨斯涵营养师的美味生活(获授权转载)、《Nutrien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