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研股份IPO面临多重挑战:业绩波动、改制瑕疵、产品单一与估值风险并存
超研股份IPO面临多重挑战:业绩波动、改制瑕疵、产品单一与估值风险并存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超研股份)是一家专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6月15日深交所正式受理超研股份的IPO上市申请,2023年3月17日通过上市委审核,时隔一年半后提交注册,并于2024年10月10日完成注册。2025年1月2日,202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司启动IPO的发行工作。经过漫长的审核周期,公司即将完成上市梦。
但公司在IPO申报材料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引发投资者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据公司申报材料及相关信息显示,超研股份在业绩波动、改制瑕疵、产品结构单一以及估值风险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这些问题或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业绩波动引发市场担忧
超研股份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呈现下滑趋势。具体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从某一高点的33,615.32万元逐年下降至28,408.03万元,再到最近一期的13,317.27万元,显示出明显的业绩波动。尽管2022年营业收入有所回升,达到33,618.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8.34%,且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境外客户,但这一增长是否能持续仍存不确定性,公司业绩波动较大的特性始终延续。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下滑的原因可能涉及市场需求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司自身经营策略调整等多方面因素。而2022年外销收入增长的原因及合理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结合公司的销售策略和在手订单情况,虽然公司试图通过拓展境外市场来提振业绩,但整体业务是否具备成长性仍需市场检验。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模式,经销模式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2.72%、93.83%、91.20%、79.21%,其中,与前员工、近亲属等存在特殊关系经销商的交易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2.33%、14.22%、16.51%、11.76%。公司与经销商是否存在关联关系或利益输送行为?获取业务的方式是否合法合规?公司是否有关防范商业贿赂、规范招投标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改制瑕疵带来法律风险
超研股份在改制过程中存在多处瑕疵,这些问题可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首先,公司在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实施股权代持实名制,解除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股权代持关系。然而,这一过程中是否存在争议和纠纷,以及是否可能影响公司的控制权认定,目前尚无法确定。
其次,公司在改制过程中无偿量化的技术管理股存在程序性问题。这些技术管理股的分配依据不够明确,且由控股股东超声资管直接承担全部对价,这同样可能引发争议和纠纷。此外,公司在改制过程中未办理国有产权登记、未履行资产评估备案程序、未制订完整的改制方案以及未完成清产核资等关键环节,这些瑕疵都可能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产品结构单一增加经营风险
超研股份目前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主要收入和利润来自超声产品。报告期内,超声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58%、89.57%、88.71%和83.56%。超声设备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持续高企,显示出公司对这一产品的过度依赖。一旦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和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和供给情况发生不利变动,公司的整体业绩将受到直接影响。
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公司在面对市场变化、行业竞争以及技术变革等方面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某一产品线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公司的整体运营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公司对少数主要客户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果这些客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或转向其他竞争对手,公司的业绩同样会受到较大冲击。
发行估值合理不容忽视
以2025年1月3日的数据为例,超研股份可比公司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和祥生医疗的市盈率(TTM)分别为23.85、51.82和25.46,公司所属行业的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为29.25。相比之下,超研股份的定价如何合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IPO的发行工作基本由券商来主导,发行人股票卖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其收入,保荐机构银河证券也一定会竭尽全力配合上市公司路演,达到提高发行市盈率的目的。但从可比公司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司所属行业的估值基本保持震荡下行的趋势。如果发行市盈率过高,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不满和市场的质疑,也将存在未来发行人估值水平向行业平均市盈率水平回归、股价下跌给新股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同时,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超研股份的营收规模未及同业平均,而毛利率则处于同业的中高位区间。对于公司的发行价格我们也非常期待。
综上所述,超研股份在业绩波动、改制瑕疵、产品结构单一以及估值风险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可能影响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和投资者信心,还可能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务必充分了解公司的相关情况并谨慎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