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购房指南:专家解答五大购房场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购房指南:专家解答五大购房场景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KPT4LB0535FFBB.html

在北京购房,尤其是涉及学区房和置换需求时,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以下是一位拥有20年房地产从业经验的专家,对多位读者购房问题的专业解答。

情景一:非京籍家庭的购房选择

提问:
我目前在丰台上班,公司社保在海淀,老公在海淀上班社保也在海淀,我们二人目前都不能办工作居住证。我们都是非京籍,现在大兴租房。孩子今年9月上幼儿园,2028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到2026年3月大兴的租房就到期了。
之前我想在天津买房,但是涉及一个大人辞职去天津,想想还是不打算在天津购置。只看眼前的话为了方便照顾,计划这1-2年内在北京买个房先让孩子上学,以后中考再说,
因为我们在北京买房理想的情况也就是2居室公积金不商贷,还得攒攒凑凑。来北京十年了,刚来没有买房也是没有积蓄。其实我现在也是很迷茫,觉得买房吧儿子以后也不能高考,不买上私立小学吧也不知道哪个私立还凑合,
因为买不起太贵的房子就想说让孩子先在身边上着,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学习的料就先经济实惠点儿育娃,也不至于大人孩子压力太大。您看我这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吗?

回答:

  1. 由于孩子2028年入学,属于入学低谷期,学位不会紧张,因此是否办理工作居住证对入学顺位影响不大。按现行政策,这对夫妇的购房资格不受影响。
  2. 鉴于他们是非京籍身份,建议在朝阳区购房。朝阳区对非京籍业主较为友好,即便没有北京户籍,只要拥有房产,其子女入学顺位也会排在无房的京籍家庭之前。此外,朝阳区的学区房溢价相对较低,普通房源的溢价率比东西海低10%以上,总价高的房源甚至没有溢价。即使是热门学区的占坑房,价格也与东西海的平均水平相当,甚至更低。
  3. 除了朝阳区,亦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为独立学区,只要满足四证要求,即使通过派位入学也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而且亦庄的房价溢价不高,性价比相对较高。
  4. 不建议选择私立学校。好学校的费用非常高,学费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花销也很多,而且大多数私立学校的教育水平都不如优质公立校。普通私立校则需要仔细考察,虽然费用相对较低,但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情况下还不如公立校。
  5. 关于高考问题,这取决于是否能够落户。虽然上了公立校,将来也可以选择转学到民办学校,朝阳区有多所优质的民办学校,通过摇号或考试入学的学校费用都不高,比自己找的私立或国际学校便宜得多。
  6. 其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议,主要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选择。

情景二:学区房置换策略

提问:
我最近非常困扰,2023年11月购入荣丰2008占坑房,让两个孩子2024年转为西城学籍,最近以亏损将近50万的价格出手。同时房山长阳的房子也挂牌了(大户型,很难卖),想更换一套市区的房子。
为孩子上学方便,正在看西城广外以及丰台太平桥附近的三居室/四居室,自住大概至少10年,总价不超1000万的预算(首付+高额贷款),可以:
1、广外只能是朝向不好的大塔楼,但怕随着入学人口急剧减少,未来这种居住体验差的大跌;
2、太平桥可以买板楼四居室(层数不好,一层,阳光很好无遮挡),但怕未来一层、大户型不好出手;
3、或者花700多万买丰台塔楼,房贷每月少1万,压力小很多(至今没看到丰台板楼不临街的合适房子,睡觉轻,怕吵),但怕未来大家都以居住体验为先后价格跟着大跌。
虽然主要是为自住,但如果10年后暴跌也是非常难受的,1和2房贷较高,未来存款能力下降很多,但也算能承受月供。请您方便时指导迷津,到底应该如何抉择?

回答:

  1. 既然不再需要学位,就没有必要购买学区房。目前学区房的溢价仍然较高,千万级别的房子降价幅度不大,居住性价比不高,而且溢价部分的保值风险也较大。建议以丰台为主,因为没有溢价,至少在居住性价比上不吃亏。
  2. 考虑到塔楼和朝向不好的风险,还需要考虑"面积缩水"带来的贬值风险。住建部正在推动"按套内面积计价",如果执行这一政策,塔楼的价格优势可能会消失。假设两栋楼,塔楼单价9万,板楼10万,都是建面100平,总价分别为900万和1000万。如果按照套内计价,塔楼得房率75%,板楼85%,那么两栋楼的单价将变为12万和11.8万,塔楼的价格优势消失。
  3. 一楼虽然阳光充足,但作为硬伤,出售时挂牌期会较长,大面积的更是如此。而且需要考虑加装电梯的问题,这可能会对一层的房价产生5-10%的负面影响。
  4. 常规建议是优先选择板楼,如果没有合适的再考虑塔楼,但要确保户型朝向好且得房率高。房子是用来住的,同等条件下,宜居性更好的房子更保值,流动性也更强。塔楼自2003年开始走弱,至今没有逆转的迹象。而且塔楼的维护成本更高,年久失修的问题在内地目前的法规下很难解决。
  5. 虽然暴跌的可能性不大,但相对于更宜居的房产,塔楼可能会持续走弱。这种差异在三五年内可能不明显,但时间长了就会显现出来。

情景三:学区房与改善房的组合购买

提问:
说下目前家庭情况:一套朝阳两室老破小自住,非学区,目前如处理市场价估计360左右,无房贷。家里存款250,老人估计能支持100。目标:孩子2027上小学,准备购买一套学区房(海淀或西城),总价计划400左右。优先上学,不便自住就出租,另附近租一套大的自住。朝阳老破小准备合适时出手,换购石景山或海淀远点的改善房(非学区)。想听下您的建议。
目前主要考虑是:不想把钱全用来买学区房(担心溢价太高,而且全部投入也只能勉强买个稍微大点的老房)。想利用手上资金加房产换购两套房,一套学区房(能力范围内尽量好点的学区,可不居住,做好租房打算),一套远郊改善房(结合工作地点偏向西北边,可以周末全家人居住,尽量新一点的房,保值一些)。

回答:

  1. 400万的预算在西城和海淀很难买到适合自住的学区房,基本都是老破小或公寓,溢价较高。山后的学区房虽然溢价不高,但学区质量相对较弱,只有海淀学籍的价值。
  2. 家庭总资产为710万(360+250+100)。如果400万用于购买学区房,剩余310万用于购买改善房,考虑到石景山、海淀近郊的房价普遍在4万/平以上,仅能购买远郊的改善房。
  3. 这种方案虽然在孩子低年级时可能还能坚持,但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频繁搬家可能会带来诸多不便。学区房的租金相对较低,而且在学位使用完毕后出售存在保值风险。改善房的主要功能是自住,不太可能有较高的保值增值空间。
  4. 建议再仔细考虑购房方案,充分评估各种方案的利弊。

情景四:置换改善房的考量

提问:
最近我再纠结换房的事情,有些想不明白,目前情况:我和妻子还有刚满一周岁的娃,三人在房山区金林嘉苑有一套大两居。我俩上班一个在望京,一个在上地,都太远了,想考虑换一个交通方便近一点的。又想换一套面积更大一点的改善住房,总房价500万目前是可以接受的,不知道您有没有建议?稻田的中海寰宇看了,但是觉得没近太多,所以放弃了。

回答:

  1. 中海寰宇确实没有近太多,只是少了几站地铁,仍然在房山区。
  2. 金林嘉苑是共有产权房,有五年禁售期。从下房产证或缴纳契税的日期开始计算,需要先经过审批,且只能卖给同样具备保障房资格的人,成交周期较长。
  3. 金林嘉苑的大两居面积一般在80-90平,如果要置换100平以上的三居室改善房,考虑到新房或次新房的高单价,基本只能选择郊区。4万/平的价格在昌平等地较为常见,但距离望京、上地仍然较远。
  4. 建议先评估自己的通勤感受,如果长期在北边工作,建议避免在南边购房,以免未来再次产生换房需求。

情景五:朝阳与通州的购房选择

提问:
我想请教一下购房问题。京籍,首套资格,目前手头有160万左右,准备看朝阳东边和通州的二手房,请问这个首付能够得着总价400万的房子吗? 另外,孩子26年入学,从教育角度看,同等价位的房子,朝阳和通州比,哪个会更优或者说选择更多一些?

回答:

  1. 目前最低首付比例为20%,160万理论上可以购买800万的房子。因此,400万的房子完全能够负担,即使预留20万作为税费和装修备用金也绰绰有余。
  2. 从教育角度看,朝阳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优于通州。朝阳区的牛校数量至少是通州的两倍以上,选择也更多。但以400万的预算来看,在朝阳区只能选择一些老破小,而且溢价较高,选择相对有限。相比之下,通州虽然教育资源相对较弱,但房价较低,选择更多。
  3. 如果只是购买占坑房,建议选择朝阳区,因为头部学校的数量更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