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季传染病来袭,专家支招科学防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季传染病来袭,专家支招科学防控

引用
1
来源
1.
https://epaper.nfnews.com/m/ipaper/nfrb/html/202502/19/content_10127112.html

春季是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等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各地学校陆续开学,校园疫情防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科学防控措施。

近期,春季常见传染病高发,医院就诊人数增多。进入春季,天气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正是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等常见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与此同时,近期梅州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学生们陆陆续续返回校园,春季常见传染病该如何预防?校园发生集聚疫情时需要注意什么?

传染病报告病例呈上升趋势

“最近身边感冒、发烧的人明显增多了。”市民张女士前几天发烧、呕吐,疑似患上甲型流感,于是来到医院就诊。

记者走访梅州市内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因呼吸道疾病,特别是上呼吸道疾病前来就诊的人数明显增多。

梅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主任医师廖伟东介绍,监控数据显示,梅州市流感和诺如病毒感染等春季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从春节期间便出现了上升趋势,目前已进入流行期。“梅州和全省乃至全国的情况大致相同。”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

“甲流较为常见,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廖伟东介绍,甲流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与普通感冒相比,感染甲流症状常常更严重。“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更高。有畏寒、寒战等症状,多伴有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廖伟东说,儿童可能出现反复高烧。

除了甲流外,近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也处于发病高发期。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一般10月到次年3月高发。”廖伟东说。

临床上,诺如病毒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持续1—3天,部分病例可持续4—6天,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自限性疾病。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段

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首先要做到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市民要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注意手卫生;遵守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家庭要常通风、喝开水、吃熟食。”廖伟东提醒,市民要加强个人健康监护,如发现发热、咳嗽、流涕、呕吐或者腹泻症状时,要及时去就医。“要避免带病去上学上班,以免传染他人。”

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点场所。梅州市疾控部门呼吁,在传染性疾病高发期间,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制度,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廖伟东建议,根据天气情况室内活动区域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需要注意的是,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引起聚集性和暴发疫情。

“如果校园内出现学生呕吐的情况,应第一时间疏散其他学生,并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廖伟东介绍,需使用含氯消毒液,消毒要覆盖到呕吐物或者排泄物的表面,消毒后至少30分钟后再清理,相关用品也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至少30分钟。“同时,在清理受到呕吐物污染的物品时,要佩戴口罩和手套,以避免因为直接接触污染物导致的传播。”

当发现聚集性疫情时,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及时报告辖区卫生院及相关行政部门,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接种疫苗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接种流感疫苗能降低罹患流感的概率,并减少重型和危重型流感的发生。”廖伟东说。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严重会致命

日前,一则关于知名女星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不少人对此感到困惑:流感明明是常见病,为何会致命?

其实流感并不是普通感冒。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呼吸道疾病,重症肺炎为主要致死原因。

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得了流感千万别硬扛:

1.老年人(60岁以上):免疫力像“旧手机”,运行越来越卡顿。

2.有慢性病的人:高血压、糖尿病、哮喘患者的身体像“危房”,经不起病毒折腾。

3.孕妇:怀孕时肺部空间被挤压,一旦感染更容易缺氧。

4.5岁以下孩子:免疫系统弱,遇到病毒容易“翻车”。

5.体重超标者:肥胖会让身体炎症加重,给病毒火上浇油。

6.免疫力差的人:比如正在化疗、得过重病、长期吃免疫抑制药的人。

除了这六类人群外,其他人遇上这些情况要去医院:

1.孩子哭闹时鼻孔外扩、肋骨凹陷(严重呼吸困难)。

2.老人一天内体温骤降却精神更差(可能是休克前兆)。

3.咳出铁锈色痰(可能是肺炎链球菌感染)。

此外,一旦出现高烧3天不退、呼吸急促(1分钟超过30次,正常12—20次)、嘴唇发紫、胸口闷痛、昏睡不醒、说胡话等任一症状,也需要立即就医。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