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被困在一个非常小的“自我”里面
现代人被困在一个非常小的“自我”里面
在当今社会,"自我价值的实现"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单纯追求物质成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身心灵活动,试图在这些看似玄奥的领域中寻找自我。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代人普遍的精神危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也不知道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自我价值的困境
在杭州这座被称为"打工之都"的城市里,小风光书店的主理人大宝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年前,书店的年轻读者们经常谈论"自我价值的实现",将完成公司的KPI和职级晋升视为自我价值的体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谈论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身心灵活动的热衷。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认为,这种转变反映了现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在经济上行时期,人们通过追求业绩来获得价值感;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原有的评价体系失效,人们开始在"身心灵"等看似玄奥的领域中寻求自我安放。这种现象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矛盾:人们一方面渴望控制自己的命运,另一方面又在追求物质成功的过程中失去了对意义的追求。
责任与义务的缺失
在对话中,大宝提到了薇依的《扎根》一书,书中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李静则引用了法国哲学家列维纳斯的观点,指出当人们只关注个人利益时,反而会变得更加不快乐。列维纳斯提出"面容的启示"的概念,认为在看到他人痛苦的面容时,人们会产生责任感,从而超越自己的痛苦。
这种对责任的强调,与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自我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正如李静所言,现代性的一个特征就是"抛弃意义、获取能力",这种追求能力至上的态度导致了人们对公义、他人存在以及人类整体走向的忽视。人们被困在一个狭隘的自我世界中,却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死胡同。
写作与阅读的力量
面对这种精神困境,李静认为写作和阅读是重要的解救之道。她提到,自己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厉害的作者,而是为了在写作阅读的过程中解决自我的危机。通过写作,她能够进行自我对话,与他人对话,最终与超越性的真理对话。
这种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救赎。正如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所言,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三重对话:自我与自我的对话、自我与他人的对话、以及自我与超越性真理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人们才能从自我的牢笼中解脱出来,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自由意志的觉醒
在对话的最后,李静和大宝讨论了自由意志的重要性。他们提到,人与生俱来就有自由意志,这种意志需要被倾听和遵从。在面对恶的组织和不良的游戏规则时,人们需要坚守良知,因为遵从良知能给人带来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任何物质财富所无法替代的。
这种观点呼应了薇依在《扎根》中的观点,强调了责任和义务的重要性。通过坚守良知和责任,人们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精神的独立,避免被物质欲望所捆绑。
结语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挑战。从追求物质成功到转向身心灵活动,这种转变反映了当代人对自我价值的困惑。然而,正如李静和大宝的对话所揭示的,真正的解脱之道在于重建与他人的联系,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以及坚守内心的良知和责任。通过写作、阅读和对话,人们或许能找到走出自我困境的道路。
电影《牺牲》
电影《眼睛》
电影《燃烧》
电影《诗》
电影《灿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