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妙法堂《道德经》第十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妙法堂《道德经》第十章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eipian.cn/5avol7hi

《道德经》第十章的内容深入探讨了"道"的境界,从心性的修养、行为的准则以及与自然的关系等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本章通过解读原文中的每一句话,结合佛教《楞严经》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道 德 经》

第10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柔致,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

简单解释:

放下小我、假我,保持胸怀天下之心,就能达到心遍法界。

放下小我、假我,就能保持不起妄念,能犹如初生的婴儿一样不分别、浑然、随性。

累世以来,我们有无数的等流习气和意识分别心,在内心深处堆积了厚厚的污垢,这就是业垢。它不但障碍我们的命运,而且生生世世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我们要用甘露智慧冲洗内心中的邪知污垢,刮骨疗毒,才能顺利放下自私小我,重塑正知正见,从而涅槃重生,跳出对物质的依赖,活在永恒的精神中。

世间所有事相皆是虚妄,时时都在无常变化,万万不可当真。不要执着以“小我吾心”为中心的一切因缘,像婴儿一样,不被任何枷锁束缚。

在静坐时,当你摄心专注精神,你所有的毛孔、穴位就会自动打开。此时,“人体小我宇宙”与“虚空大我宇宙”贯通,就处在一个庞大的能量场中进行能量更新。在生活中,当你关闭六根不外求,当下妄念停止,宁静、惬意,犹如玉女一样祥和、安静。这就是定。这时,我们的智慧会越来越高,对世间万物不分别,也不干涉,更不会去拼命索取,一切顺其自然,看似傻傻的,其实是“大智若愚”,与大自然合一了。

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生灭灭都有天道规律,谁也左右不了。道,不分贵贱,不讲亲情和仁义;道,从不干涉万事万物的发展,任由一切事物在自然法则中自由繁衍,自由生长。

详细解析: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载:是保持、守持。

营魄:是“身、心”。

抱一:就是合一、守一。

一般的解释,就是要我们“身、心”合一,或者“身、心、灵”合一。这种解释非常肤浅。

什么是真正的“营魄”?也就是什么是真正的“身心”?

身:不是这个肉壳身。而是“十法界”。

心:不是那个心脏。而是看不见的,遍满法界的“大我”。

“营魄抱一”就是天与人“无离”,也可以说“天人合一”。指人处在宇宙大能量场中,与宇宙能量场融合在一起。

这种境界就是——

“专气柔致,能如婴儿乎”。

什么是“专气”?什么是“柔致”?

“专气”就是心不散乱,心无旁骛。

“柔致”就是“身”和“心”柔和到极致,成为了一个东西。

谁能达到这个状态?初生的婴儿。这是一种大定的状态,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不与任何事物拧巴,外界干涉不了。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入定”是两条腿一盘,不动了。不是。真正的“入定”是定在高维的精神层面。这种层面从浅到深,从下到上是无有止境的。

应该有人听说过:处在大定中的人,就算毒蛇、猛兽也不会伤害他。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所有人只要有“小我”,就一定会有“贪嗔痴淫杀盗”等邪念,就会发出一些与大自然不和谐的信息来对立。那么,毒蛇、猛兽接收到了这种有冲击波动的信息,就会产生本能的反应,从而进入“自我保护”模式,发起攻击。

而在大定中无“小我意识”,心是与大自然“合一”的,也就是与道“合一”,当然也与毒蛇、猛兽“合一”,就不会发出任何“对立”信息。这就是“专气柔致”的最好解释。

什么是“如婴儿”?

婴儿饿了会哭;吃了会拉。除了吃喝拉撒,没有远大理想,毫无邪恶念头。我们总以为婴儿什么都不懂,实际上是我们不懂婴儿。要知道“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良的意思。这个“善”就是“道心”。只有初生的婴儿还处在混沌一片的“道心”中。婴儿时期是心与天合一的状态,是“营魄抱一”的境地。

各位:

我们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拥有多少,也不是为了在千差万别的物象中分别来分别去。修行的目的是返回“初心”,返回到“来处”,与“大道”抱一!

修行就是归元,如婴儿一样心不散乱。

修行就是反着走,“反者道之动”。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就是洗掉累世自私的“小我”邪知见,那么心中就没有瑕疵。

玄览:是历劫的前尘影事、等流习气。是累世的业垢。

疵:是瑕疵,是余毒、污垢。

什么是“玄览”?

我们用《楞严经》的知识,通过“色受想行识”这“五阴”来了解。

“玄览”,就是因为我们的【色阴】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攀缘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再通过【受阴】触受后形成“六识”分辨,导致【想阴】分别妄想得出经验,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错误知见,执着小我利益。于是,“贪嗔痴淫杀盗妄”成了理所当然,便付诸于行动,【行阴】就开始造业,在内心形成了新一轮的【识阴】。“识缘名色”。这新的【识阴】又决定了下一轮的众生相……

就这样,无有止境。

说得直白一点:

“玄”是今世、前世,往前无量个看不到头的生生世世。

“览”就是这看不到尽头的无量个生生世世累积起来的小我知见、贪婪意识,还有自私的习气、秉性,以及产生的种种业力。这些污垢,严重障碍我们这辈子,下辈子,甚至下下辈子的命运,严重影响我们生生世世的事业、婚姻、健康等等。

怎么办?好办——

“涤除玄览,能无疵”。用甘露智慧冲洗内心污垢,刮骨疗毒,放下小我,重现正知正见!

为什么是“重现”?

因为正知正见是我们本有的智慧,所以是“重现”正知正见!!

我们每个人的智慧本自具足,与生俱来就跟佛陀和老子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因为凡夫累世以来的“玄览”太多,积聚的污垢太厚,业力太强,才沦为六道众生。

所以,我们必须“涤除玄览”,坚持学习《楞严经》、《道德经》,懂得宇宙的本来面目,用大智慧来更正自己那根深蒂固的小我知见,涤除我们内心深处的“玄览”污垢,舍舍舍,除除除,把藏在内心里见不得人的“阴暗”彻底清除干净,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恢复真正的自己,重现“真我”!扬升灵魂!

此时,我们与高能量联网不再是神话。

修行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内减一切念,外减一切事,最后减到一丝不挂,也就没有任何瑕疵了。不要说没有任何的瑕疵,就是连【没有】都没有了。

遗憾的是,现在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修行人,还是在做加法:认为经典看得越多越好,知识积累越广越好……渐渐地,心越来越重了,距离真心越来越远了。

其实,我们的自性本自具足,越放空念头,心就越大。心越大,自性就越发显露:清静无为、少思寡欲。反过来,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为自己的利益争个你死我活,那就永远有无尽的焦躁、无尽的烦恼和紧张。因为这是背道而驰。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国:不是“国家”。而是指我们的意识。

爱国:就是维护好我们的意识不偏移。

民:不是人民。而是围绕小我利益的一切妄想和执念。

治民:就是处理自己的念头、妄想和执着。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是告诉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意识心不陷入自私贪婪的泥潭。当我们真正处在“大我心”中,无论我们怎么样保养身体,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益大众,服务大众。不管我们怎样动念头,怎样执着,都不会有私心。

所以,只要我们的意识心不偏离“道”,那么,保养肉身也好,处理念头也好,都可以顺其自然,论心不论事。这是“无为而治”。到了这个境界,我们做什么都是正确的,一切随自然而为。这是“无为而无不为”。

我们要坚信,宇宙本是我,一切随缘有!所有大小事物,只要不攀缘,不着相,不刻意,就会自然而然进入“无为”。

“无为”并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做,而是不要刻意去做,是顺其自然而作。这不就是“无不为”吗?多么自在!多么洒脱!

圣人的境界是“无为而无不为”。因为,圣人【无我】,【小我】就是【大我】。在这样的自性中,做什么都是论心不论事。他们处在自性大我里,心与佛是道交感应的。

任何一个修行人,只要私心不起,那么妄念也是正念!

反过来,如果心不在“道”中,不在“大我”中,无论做什么样的大善事,也是为了满足【小我】私欲。

注意!

《道德经》里面的“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吾身吾心”。“爱国”就是“爱我,爱自己”。

现在,很多人在宣传修行就是“爱”,要先“爱我,爱自己”。于是,就又堕落到自私贪婪的“小我”中去了。

真正的“爱国”就是保护好自己的意识不贪婪、不自私、不堕落。

真正的“爱自己”就是接受大道智慧,洗涤留着意识中的各种自私贪婪的“小我”邪知见,树立正知正见。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天门: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为雌:是“静如处女”。

若果真觉悟了“大道”真理,不管“眼耳鼻舌身意”是开还是合,都不会受外界的影响,如同处女一样安安静静,心如止水。

“天门”还包括身体的穴位乃至毛孔等气门。当一个人入静后,这些气门就会自动打开。此时,法界的能量随你取,随你用。尽管饭量减了又减,但是整天都是精神饱满。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四达:指四通八达,统统知晓。

当一个人开大智慧了,是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有趣的是,得大智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表现得很无知。所谓的圣人,绝不是那些忒聪明的能人。真正得道的人,现“无知”相,笨得超出你的想象。这就是“大智若愚”。

“若愚”,并不是真的“愚”,而是没有分别心,不执着“小我”利益;吃亏也好,便宜也罢,统统不计较,也不会人情世故。看似“无知”,实际上什么都明明白白。故而说圣人是“明白四达,能无知”。

都说“做人糊涂一点好”。那你糊涂一个给我看看啊!有几个人能做到“糊涂”?没有。不觉悟“大道”真理,谁都做不到糊涂!为什么说“难得糊涂”?因为世间凡夫太聪明了,太会计算了。

世间有三毒,即“贪、嗔、痴”。你说最愚痴的人是谁?就是那些太有知见,太会计算的“聪明人”。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畜:是养育、繁衍的意思。

不有:是不占为己有。

不恃:指不自以为是。

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自然界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他们自生自养,自有规律,都在道中。“人”是“道”的显化,是万物之一。各人各有自己的“道”。得道的人,是观世间的万事万物,在遵循自然规律中自由繁衍,自由生长,自由发展。这才是真正“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