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市黄土梁子镇:环境整治打造幸福村居
河北平泉市黄土梁子镇:环境整治打造幸福村居
远山含黛,近水碧悠,行走在绿树成荫、环境整洁的村落间,入眼皆是风景。这是黄土梁子镇小龙潭村的一处剪影,近年来,该镇以全面建设和美乡村为目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有力抓手,从“细”处入手,往“实”处发力,以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建立常态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由表及里纵深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力打造幸福村居,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创建的新突破。
环境美起来,生活更舒心,乡亲们获得感满满
告别脏乱差,拥抱洁净美,户户不同景,院院好风光。说起小龙潭村的美丽蝶变,村民们连声称赞:“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里到处干干净净,很多乡亲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树木,住着真舒心。”
变化源于该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收拾得干净又漂亮,乡亲们没事还串门交流心得,村里环境好了,大伙儿心情也舒畅。
今年以来,黄土梁子镇以清理整治固废垃圾、拆违治乱、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在所涉及的12个行政村开展了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紧盯环境卫生死角盲区,对闲置大棚、畜禽圈舍等废弃农业设施、违章建筑、沟渠河道、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清理,出动车辆870台次,人工950多人次,累计依法拆除违章建筑43处,清扫道路街巷76公里,清理各类垃圾6050立方米,栽植各类风景树2100多株,种植花草3000平方米,全镇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100%,村民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
健全机制,人人参与,环境与人“双向奔赴”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离不开乡亲们的积极参与。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绿色健康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教育引导群众改善陈规陋习,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小龙潭村成为全镇探索利用“小三园”模式构建人居环境保持长效机制的首批试点村之一。该村结合本村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和乡土文化等合理布局,同时兼顾连片治理的要求,穿点成线,努力做到“一路一景观、组组有特色”,实现经济性、观赏性、实用性并举。建设初期,村内开展了一次彻底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保障“小三园”建设空间。组织人员集中对“清、拆、收、整”产生的闲散地、边角地进行整理,创造绿化条件,为实施“小三园”建设夯实基础。通过入户宣传、村庄广播等形式鼓励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村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按照村庄“小三园”建设规划见缝插绿,种植蔬菜、瓜果、花草、树木等,并对村内现有的生态板块进行升级改造,确保美观性与整体性兼顾。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仅用了一个月时间,村里所有原本不起眼的小块闲散地都洋溢起了沁人心脾的春色,焕发出勃勃生机。有了小龙潭村的成功经验,各村也积极发动,目前全镇已建设小花园45个,小菜园180个,小果园23个。
生态好起来,村庄更宜居,村村有“颜”更有“味儿”
如今,不光是小龙潭村,黄土梁子镇的其他11个行政村也在环境整治的比学赶超中受益:在黄土梁子社区,多处空心院经过整治变成一处处小花园,绿化树、花圃错落有致,鹅卵石铺的小路蜿蜒其中,小花园整洁美丽,极大程度的点缀了社区内的环境,成为镇内的美丽一角;在杨杖子、梁后、龙王庙村,村内未利用空地进行合理规划,纷纷建起了小游园,栽植多种花草和绿化树,并铺设小径、建造休闲驿站,供村民游玩娱乐的同时展现了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双河社区、北三家、苏达营子、油坊营子村联合利用机械和人力对坑塘沟渠进行全面整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坑塘边杂草、垃圾清理完毕,整体环境焕然一新;高台子村、西山村、龙潭社区等街道整洁规范,整治效果显著……随着环境整治的不断推进,黄土梁子镇逐渐变为“颜值质量”和“特色韵味”兼备的美丽乡村。
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工作力度,动员多方力量,强化工作举措,扩大宣传范围,号召广大居民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持续提升,乡村振兴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