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线路常见问题及故障处理的实际操作方法汇总!
消防线路常见问题及故障处理的实际操作方法汇总!
消防线路的维护和检修是确保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消防线路常见问题及故障处理的实际操作方法,包括线路故障分段排查法、接地检查操作方法、回路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线路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查线和故障处理的具体步骤以及万用表的使用方法。这些内容对于从事消防线路维护和检修的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线路故障分段排查法
排查依据:消防弱电施工图 编码图
施工图确定线路走向,编码图锁定故障设备位置,两者结合合理确定分段位置重点排查部位:故障线路首尾设备、过线盒接头位置、装修施工区域。
说明:
- 接地表现:线路虚接、线路不稳定
- 接地检查操作方法:万用表使用蜂鸣档:一个表针接触可靠接地体,另一个表针接触导线,发出蜂鸣声,代表线路接地。(注意:不带电操作)
- 混线形式:回路线与回路线混线、回路线与电源线混线、24V电源线与电话线混线等。
总体分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回路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一)回路板损坏或松动
有的时候回路板与卡槽接触不良会导致系统无法识别回路板或回路板损坏导致回路故障。
排除消防回路故障方法:将回路板拆出来再装回去,确定回路板损坏后更换回路板。
(二)回路线接地或短路
回路线接地或短路会导致火灾报警主机报出回路故障,其原因是因为线路接地或短路后会影响整条回路线的供电。排除消防回路故障方法:排查线路,解决线路短路或接地问题。
(三)个别外部设备损坏
个别外部设备损坏,例如感烟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控制模块等外部设备损坏都会使回路线路电压不稳定,从而导致回路故障。排除消防回路故障方法:排查外部设备故障,更换损坏的外部设德心视频。
线路常见问题
- 总线接地、总线对地绝缘阻值太低,造成系统不稳定(导线穿管时损伤、长期浸泡在水中、接头或端子与预埋盒接触、总线接口板损坏等)。
- 总线与其它线路间绝缘电阻较低、不同回路总线间绝缘电阻低。
- 24V电源接反(造成模块报24V断线故障)。
- 24V与总线、模块类设备控制线反馈线等接混淆(如24V错接到总线端子,总线错接到24V端子)。
- 室外线路未采取防雷、避雷措施,经常因雷击造戍系统损坏。
解决方法:
在线路敷设完成后,应测试线路对地电阻,应该大于20MΩ。(包括总线、24V电源、电话线、广播线、层显485总线等)。
测试总线、24V电源、电话线的线间电阻,不应该小于1000KΩ;广播线的线间电阻一般应大于10Ω.
检查总线与24V、电话线、广播线的之间的电阻,不应出现短路现象。室外布线应穿钢管附设,并采取防雷、防水措施。
查线、故障处理
首先,记录下故障点位总数等,看故障设备类型。一般分为总线设备,控制类设备两大类。故障类型如果为全回路设备,我们可以认定为总线故障,如果故障设备类型为控制类设备,应检测控制电源,一般为直流24V电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总线类设备故障的检测与检修。
总体思路:打开报警主机后排面板,找到对应的信号线回路编号。并用万用表选择直流档测量线路电压(国内设备信号线线路电压一般为18V左右,非恒定电压)。如果电压正常,一般可判断非回路板故障。此时应摘下故障回路信号线总线,用万用表测量其电压,此方法可检测是否和其他口路串联,或受到其他电源信号的干扰。检测结果如果带电压,根据电压等级判断串入信号线的设备类型。如果摘下后测量电压为零,应检测其线间电阻值大小。线间值若过小,则可以判断线间短路,线间阻值一般大于1000KΩ。如果线间阻值正常,应测量其正负电源对地电阻值大小。在线路带有设备情况下,注意不可使用摇表,防止过电压损坏设备。通过一系列检测,判断出故障原因。
具体查线步骤
首先根据报警主机故障时间,询问现场人员在此时间段内有无相关发现(如漏水)及施工(如装修)操作,一般可迅速找到故障地点。如果未能了解到相关情况,可根据系统竣工图纸,采用分段分支法。即根据现场情况,从该段故障区域分段拆开接线头,一条分支一条分支的推出故障分支。我们找到对应回路的端子箱,一般在弱电竖井内。在端子箱内找到信号线分线。全部摘下,逐一测量线间阻值,对地阻值,测量过程中接地端可采用接地线、或以穿线管、桥架、消火栓管道等代替接地线。建议采用线路取中检查法,逐步缩小排查范围。如1000米,从中间500米左右处断开,确定是那一个500米后,从250米处断开,最后排查出相应的故障点。找出故障线后将正常的信号线重新接到主线端子上。
排除故障后,一定要检查所有拆除的接头,重新烫锡焊接。用绝缘胶带包扎好后,盖上保护盖板。检查端子箱接线是否牢固。重新接上主机,一般故障可自动消除,如果故障未消除,可关闭主机电源后重新启动。
如果检查所有线路正常,主机仍报回路故障,可通过与甲方或使用者协商,将其余回路挂接到此回路上查看是否仍报回路故障。若故障仍无法消除,可以肯定为主机回路板故障,需联系生产厂家更换回路板。
线路检查实际操作方法总结
第一步:测量回路板出线端电压。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电压大于18V,代表电压正常。(电压正常可以排除回路板故障) 排除法应用。
第二步:摘下回路板出线端,万用表测量回路间线间电压,目的是排除是不是其他回路信号线或其他电源串入该回路(排除法)
摘线后线间电压:①线间电压为0(代表:没有其他电源设备或其他回路信号线串入该回路,故障可以基本锁定是线间电阻或接地电阻存在问题。➁线间电压有显示数值,代表有其他类型电源设备串入该回路,为该回路提供电压。
第三步:测量回路总线线间电阻、接地电阻(前提:第二步线间电压为0,已排除其他线路串入)
分两大段测量,第一段:从回路板出线端到达接线端子箱之间的回路总线(信号线干线);第二段:从接线端子箱至现场设备之间的回路总线(此段可分若干小段或若干分支回路)
查总线2个建议:①先断掉24V电源,➁解下所有分支线,为查线提供良好环境,便于查线。
测量回路总线线间电阻、对地电阻(是否短路、接地)。
①线间电阻过小(电阻小于50Ω),或使用万用表蜂鸣档蜂鸣响,代表线间短路。
②线间电阻一般大于1MΩ,代表线路总线无问题,可以锁定下一段。
问题:判定线间短路或接地
解决:折中取值法。例如讲回路从中间位置断开,先检查上一段(确认线路有无故障),排除无故障后,再次折中取值检查法,进一步缩短检查范围,直到最终找到故障问题点。
附:一、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
①万用表的作用: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②万用表基本机构:
万用表由三大部分组成:表头、测量线路、转换开关。
(1)表头:通常采用磁电式测量机构作为万用表头。
(2)测量线路:一般万用表的测量线路由多量程直流 电流表,多量程交流电压及多量程欧姆表组成。
(3)转换开关:万用表各种测量种类及量程的选择是 靠转换开关来实现的。
③万用表使用前检査:
外观无破损,试验仪表,在各种测试条件下,指针指示位置 都应正确,若指示不确,则应将其调至正确位置。
① 要检査有合格证和外观表面无破损;
② 检査插表笔:红表笔插正“+”极孔,黑表笔插负“-”极孔;
③ 机械调零:测量前,应看指针是否在机械零位,如不在零位时应进行机械 调零,即将指针调到零位;
④万用表的测量:
1)电流、电压的测量:
所选档位应公上设备被测数值,若无法估算被测数值的范围,应先将转换开关 置于相应测量的最大量程,然后,根据所测数值,再将转换开关调至最合适档 位,一般为指针落在满刻度的1/2-2/3的位置。
2)电阻的测量:
先将转换开关置于Rx100档,对电阻进行粗测,然后,根据指针偏转程度,再 进行换档调零,进行精确测量。测电阻每换一次档都要进行“欧姆调零”。
3)读数值:
不同的档位应选择相应的刻度线进行读数。读取欧姆档电阻值时-应将读数乘 以相应挡位倍数。
4)关表
万用表使用完毕,应把转换开关置于“off”档或者交流电压最大档。
⑤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1)电流、电压的测量:
所选档位应大于设备被测数值,若无法估算被测数值的范围,应先将转换开关 置于相应测量的最大量程,然后,根据所测数值,再将转换开关调至最合适档 位,一般为指针落在满刻度的1/2-2/3的位的。
2)电阻的测量:
先将转换开关置于Rx100档,对电阻进行粗测,然后,根据指针偏转程度,再进行换档调零,进行精确测量。测电阻每换一次档都要进行“欧姆调零”。
3)读数值:
不同的档位应选择相应的刻度线进行读数。读取欧姆档电阻值时•应将读数乘以相应挡位倍数。
本文原文来自消防安全笔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