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终本?终本后的案件怎么管理?
什么是终本?终本后的案件怎么管理?
什么是终本
终本后的案件怎么管理
“明明我的钱还没拿回来,案件怎么终本结案了?终本以后我的案子法院是不是不管了?”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关于终本的那些事。
终本,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简称,主要是指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法院将裁定终结执行程序并做结案处理,待发现财产后继续恢复执行的一项制度。该项制度的法律依据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七条,法条原文是:经过财产调查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在申请执行人签字确认或者执行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并经院长批准后,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那么,法院对某一件案件作出终本裁定,都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一是要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报告财产令,
二要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三要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
四是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经依法予以查找,有妨害执行行为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所以,当某一案件经过在网上查询银行、微信、支付宝账户存款、车辆、不动产等,以及走访调查后仍未发现可供执行财产或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的,案件将会被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那么对于已经终本的案件,法院是否不管了呢?当然不是。案件终本后,被执行人应当继续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且人民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的冻结银行账户、限制高消费、失信惩戒等强制措施会仍然有效,直至被执行人全部履行义务才会解除。这些措施的持续实施,就是为了督促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
此外,法院系统内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进行监控,如果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会及时通知执行法院采取相应措施。另外,申请人如果能够提供被执行人行踪或者其他财产线索,也可以随时向人民法院提供,法院会依法进行核查并采取强制措施。对于发现有财产可以处置的,法院将会依法恢复执行程序。
由于执行法官手里的案件数量很多,每一个案件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查控措施,所以为了使债权人的权益更好、更早地实现,我们需要债权人积极主动提供被执行人的行踪和财产情况,因为申请人比执行法官更了解被执行人。在查人找物和打击“老赖”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广大债权人能够与执行人员共同努力。要相信,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联合惩戒机制的不断完善,失信者将寸步难行,“老赖”是逃不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