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站知悉, 巧克力食品安全标准核心要点权威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站知悉, 巧克力食品安全标准核心要点权威指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worldfoods.cn/food-safety/chocolate-food-safety-standards.html

巧克力食品安全标准,是守护品质与健康的关键防线。从原料层面,可可豆、糖类、乳制品等均需符合严格标准,添加剂使用也有明确限制。感官上,色泽、香气、质地各有要求,确保纯正风味。理化指标精准规范可可脂含量、水分、细度等。微生物指标严控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标签要求清晰标注成分、营养信息,让消费者安心选购,全方位保障巧克力安全与品质。

巧克力食品安全标准

巧克力食品原料要求

可可豆及可可制品:

用于制作巧克力的可可豆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例如,可可脂是巧克力的重要成分,其质量应符合 GB/T 20985 - 2007《可可脂》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可可脂的色泽、气味、脂肪酸组成等指标。可可脂的游离脂肪酸(以油酸计)含量不得超过 175%,碘价应在 33 - 37 之间,确保可可脂的品质纯正,这是影响巧克力口感和风味的关键因素。

可可粉也有质量要求,它是由可可豆经过发酵、晒干、研磨等工序制成的。根据 GB/T 20983 - 2007《可可粉》标准,可可粉的可可脂含量、水分含量、细度等都有明确规定。例如,高脂可可粉的可可脂含量不低于 20%,中脂可可粉可可脂含量在 10% - 20% 之间,这些指标会影响巧克力的浓郁程度。

糖类:

如果使用白砂糖,应符合 GB/T 317 - 2018《白砂糖》标准。要求蔗糖分不低于 99.5%,还原糖分不超过 0.10%,确保糖的纯度高,杂质少。对于其他糖类如乳糖、葡萄糖浆等,也都有各自对应的国家标准,以保证巧克力的甜味纯正,且不会因糖类质量问题而影响巧克力的品质和保质期。

乳制品:

当巧克力中含有牛奶成分时,如牛奶巧克力,所用的牛奶或奶粉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例如,全脂乳粉应符合 GB 19644 -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要求,其中乳脂肪含量不低于 26.0%,蛋白质含量不低于 24.0%,严格的标准确保了乳制品的质量,从而保证了巧克力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 GB 2760 - 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例如,乳化剂在巧克力制作中起到使油脂和其他成分均匀混合的作用,常用的乳化剂如磷脂,其最大使用量一般不超过 0.5%。同时,甜味剂、抗氧化剂、着色剂等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都受到严格限制,以确保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同时保证巧克力的质量和风味。

感官要求

色泽:

不同类型的巧克力有其特定的色泽。例如,黑巧克力的色泽应呈均匀一致的深褐色或棕褐色;牛奶巧克力的颜色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白巧克力呈乳白色。色泽不均匀可能表示巧克力在制作过程中混合不均匀、可可脂质量不佳或者加工温度控制不当等问题。

香气和滋味:

巧克力应具有浓郁、纯正的可可香气,且根据不同类型带有相应的风味。黑巧克力的可可香味浓郁醇厚,略带苦味;牛奶巧克力具有可可和牛奶混合的香气,口感更加柔和;白巧克力有浓郁的奶香味。滋味方面,巧克力入口应细腻、滑润,不能有粗糙感、异味或哈喇味。哈喇味通常是由于油脂氧化导致的,会严重影响巧克力的品质。

组织状态:

巧克力的外观应光滑、有光泽,没有明显的气孔或裂缝。质地应细腻均匀,在口中易融化,不能有硬块或沙质感。例如,当巧克力的可可脂结晶状态不佳时,可能会出现 “起霜” 现象,即巧克力表面出现白色或灰色的斑点,这会影响巧克力的外观和口感。

理化指标

可可脂含量:

不同类型巧克力的可可脂含量有明确规定。例如,黑巧克力的可可脂含量一般不低于 18%,牛奶巧克力可可脂含量不低于 15%,这是保证巧克力口感和品质的重要指标。可可脂含量过低会使巧克力口感干涩、硬度过高。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

巧克力中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一般要求不超过 1.5%,因为过多的水分会导致巧克力发霉、变质,影响巧克力的保质期和品质。

细度:

巧克力的细度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微米来衡量巧克力颗粒的大小,一般要求细度不超过 35μm。细度好的巧克力口感更加细腻,融化速度也更合适。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巧克力的菌落总数应符合 GB 9678.2 - 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要求,一般不超过 5000CFU/g。菌落总数反映了巧克力在生产过程中受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过高的菌落总数可能会导致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肠胃不适等问题。

大肠菌群:

大肠菌群不得超过 90MPN/100g。大肠菌群的存在可能预示着巧克力受到了粪便污染,含有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增加,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监控指标。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巧克力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这些致病菌的存在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如引起食物中毒等。

标签要求

产品名称:

应按照巧克力的实际成分准确标注产品名称。例如,使用可可脂制作的产品应标注为 “巧克力”,使用代可可脂制作的产品应明确标注为 “代可可脂巧克力”,让消费者清楚产品的成分和性质。

配料表:

配料表应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消费者可以通过配料表了解巧克力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比例。例如,在牛奶巧克力的配料表中,牛奶或奶粉成分应排在较前的位置,同时要注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名称。

营养成分表:

根据 GB 28050 - 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巧克力包装上应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核心营养素的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巧克力的营养价值,合理选择产品。

如何判断巧克力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消费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巧克力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一、查看包装标识

产品名称:

明确是 “巧克力” 还是 “代可可脂巧克力”。如果是代可可脂巧克力,其品质和口感可能与纯巧克力有所差异,且价格通常较低。

配料表:

配料应按递减顺序排列。优质巧克力的可可脂、可可粉等主要成分应排在较前位置。同时,要注意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尽量避免含有过多人工合成添加剂的产品。

营养成分表:

查看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等核心营养素的含量。比如,黑巧克力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但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牛奶巧克力的蛋白质和钙含量可能会因牛奶成分而稍高。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确保巧克力在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的巧克力可能会出现品质下降的情况。

二、感官判断

色泽:

正常黑巧克力呈深褐色或棕褐色,牛奶巧克力是浅棕色至深棕色,白巧克力为乳白色。色泽不均可能是质量问题。

香气和滋味:

优质巧克力有浓郁纯正的可可香气或混合香气。黑巧克力醇厚微苦,牛奶巧克力柔和有奶香。如果有异味或哈喇味,可能是油脂氧化导致的,不符合标准。

组织状态:

外观应光滑、有光泽,无明显气孔或裂缝。质地细腻均匀,在口中易融化,无硬块或沙质感。出现 “起霜” 现象可能会影响口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