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不采购美国芯片,全部国产替代,汽车芯片最受益,名单出炉
突发!不采购美国芯片,全部国产替代,汽车芯片最受益,名单出炉
在当前全球芯片供应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国产汽车芯片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车规级MCU芯片到功率芯片,从存储芯片到模拟芯片,再到射频芯片和智能驾驶计算芯片,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产芯片企业正在快速崛起,有望在未来的汽车芯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车规级MCU芯片企业
芯驰科技:抓住汽车架构变革机遇,推出满足智能化需求的新产品,是唯一跻身今年上半年乘用车座舱芯片交付量排行榜前10的国产芯片公司。
东风汽车牵头企业:其研发的DF30芯片,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全过程国产化,并已在东风汽车新能源车型上量产搭载。
车规级功率芯片和控制类芯片企业
斯达半导:国产车用IGBT市占率A股第一,其车规级IGBT模块已成功配套超60万辆新能源汽车。
士兰微:国内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与制造为一体的公司,其功率半导体器件等产品在汽车芯片领域应用广泛。
扬杰科技:国内老牌功率半导体企业,拥有200多个品种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器件产品,部分应用于汽车电子的防雷击和防静电保护领域。
存储芯片企业
北京君正:提供DRAM解决方案,提升国产DRAM技术水平。
兆易创新: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及MCU供应商,其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等产品助力汽车智能化升级。
模拟芯片企业
圣邦股份:模拟芯片龙头,电源管理芯片国内市占率第一,产品在汽车电子电源管理等方面作用重要。
纳芯微:专注于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研发,其汽车“三电”隔离产品国产化率较高。
射频芯片企业
卓胜微: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
唯捷创芯:提供射频功率放大器等解决方案。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SOC计算芯片企业
紫光展锐:提供移动处理器和通信解决方案。
地平线机器人:智驾芯片厂商向高端化市场发展,其征程6芯片已获多家国内外汽车公司定点。
除了企业层面的努力外,政策层面的支持也为国产汽车芯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汽车芯片标准检测认证联盟副秘书长夏显召介绍,目前正依据《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面推进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组及标准编制工作。预计到2025年,将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满足汽车芯片产品安全、可靠应用和试点示范的基本需要。到2030年,将制定70项以上汽车芯片相关标准,基本完成对汽车芯片典型应用场景及其试验方法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