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春邂逅赵州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春邂逅赵州桥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QFHIC20553TMWF.html

在立春时节,一位游客踏上探访赵州桥的旅程。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古迹,不仅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闻名于世,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让我们跟随这位游客的脚步,一起感受赵州桥的独特魅力。

蛇年立春日,城市被春节热闹与喜庆填满,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欢腾。然而,这位游客心中却涌动着对历史古迹的深深向往,毅然从雄安踏上前往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大石桥村的旅途。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探寻那承载千余年历史的赵州桥,去感受历史与新春交织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奔驰的和谐号高铁的路上,小学语文课本里对赵州桥的描述如影随形,那精美的雕刻、独特的结构,像一幅神秘的画卷,在脑海中不断浮现,强烈吸引着游客,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当游客终于站在赵州桥景区入口时,心中满是期待与激动。

景区位于赵县城南2.5千米处的大石桥村,洨河之上,这里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7月22日又被中国侨联评为第十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刚踏入景区,古老的赵州桥便横跨在洨河之上,闯入游客的视野,那一瞬间,震撼之感如潮水般将游客彻底笼罩。它稳稳地横跨在波光粼粼的洨河之上,河水清清,水波荡漾,与古朴的石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妙的画面。桥身相连的巨大方正石块,仿佛是岁月亲手书写的史书,每一块都铭刻着千年来的风雨沧桑和历史记忆。尽管桥上人流如织,人们穿梭其中,惊叹与赞美声此起彼伏,但赵州桥依旧散发着雄浑古朴的独特气质,仿若外界的喧嚣都与它无关,它只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时光的流逝,缓缓流动的河水诵读着古今的穿越。

这座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赵州桥,始建于隋朝,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说起李春,在历史的长河中,关于他的资料留存甚少,可他的成就却足以震古烁今。

在隋朝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李春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智慧、精湛的技艺以及对桥梁建造的深刻理解,毅然担起了赵州桥建造的重任。他深入研究地形、水文,反复琢磨设计方案,最终创新性地提出了单孔坦弧敞肩的设计,这在当时无疑是一项石破天惊的创举。不仅如此,李春在建造过程中还运用了铁钉铆石的技术,将一块块巨石紧密相连。这些铁钉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坚守岗位,默默诉说着古人在建筑工艺上的巧思与智慧,它们让赵州桥在漫长岁月里愈发稳固,扛住了无数次洪流冲击与岁月磨砺。

怀着敬畏之心,游客轻轻踏上石桥。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恍惚间,游客发现了石板上那几处格外显眼的马蹄印,它们或深或浅,错落分布。传说中,这是张果老倒骑毛驴、柴王爷推车经过时留下的痕迹,虽只是传说,却给赵州桥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抚摸着这些马蹄印,仿佛能看到当年神话故事里的场景,也感受到了这座桥在民间传说中的独特地位。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段传奇故事的承载者。

沿着石板路前行,游客仔细观察着桥的每一处细节。桥长64.4米,宽9米,跨度37.02米,由28道拱券组成,每道拱券独立支撑又相互依托,共同构筑起这座坚固而又神奇的桥梁。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仿佛在水中嬉戏;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似乎在倾诉着无尽的思念;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活灵活现,仿佛要从栏板上飞出来。而当游客走到桥中心部位时,惊喜地发现了隐藏在桥体正中间的龙头。那龙头雕刻得极为精致,双眼圆睁,龙须飘逸,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威风凛凛,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古桥傲然挺立。

游客轻轻抚摸着桥身的石材,它们质地不仅坚固,更有着一种天然的美感,岁月的打磨让它们的纹理更加细腻,仿佛大自然亲手绘制的画卷。桥身以钢钉紧密连接,每一处衔接都严丝合缝,尽显建造工艺的精湛与独到,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匠心。据景区介绍,建造这座桥至少需要100吨以上的钢材,仅大桥洞上一个拱券,就大约有88个腰铁,每个腰铁重约42千克,总重约为102.56吨,更不用说小拱上的钢材。正是这些钢材如同桥梁的骨骼,支撑着赵州桥跨越千年的时光。

走到桥中央,凭栏远眺,洨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古桥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桥边和两岸脱光了叶子的树上挂着的灯笼,为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红灯笼的红色与石桥的古朴灰色相互交织,传统与历史在此刻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游客们的脸上洋溢着节日的笑容,在桥上拍照留念,他们的欢声笑语打破了古桥的宁静,却又与这古老的气息完美融合,让人深刻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织。

在桥的一端,有一座小亭,亭中石碑上刻着关于赵州桥的历史记载。游客驻足细读,从它的建造年代,到历代的修缮,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历史的大门。这座桥,不仅是一座交通的纽带,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从隋朝的建立到如今的新时代,赵州桥历经了无数次的风雨洗礼,却依然屹立不倒,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智慧,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文化的传承者。

此时,一艘游船缓缓从桥下驶过,船上游客们的欢声笑语随着微风传来。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前行,与赵州桥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这让游客不禁想到,从古至今,桥梁不仅是交通的要道,更是连接人与人、时代与时代的纽带。赵州桥在过去的千余年里,见证了无数人的往来,它是商贸往来的通道,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承载着人们的生活与梦想。

回顾中国造桥历史,从古老的独木桥到如今各种类型的现代化大桥,无数桥梁建造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在华夏大地上架起了一道道沟通的长虹。李春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之后,又有无数造桥人传承着这份技艺与精神。他们或有名,或无名,但都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那些古老的石桥,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而现代的大桥,则展现着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桥梁文化。

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再次回味这篇文章,更能体会到茅以升先生对赵州桥的赞美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钦佩,也让人对赵州桥的理解更加深刻。

信步走在洨河岸边,一边欣赏着沿河两岸风光,一边和家人笑谈着家乡巨变和生活的美好,不知不觉,夕阳西下。举目四望,西边太阳的余晖洒在赵州桥上,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此时的赵州桥,更显得庄严肃穆,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夕阳中静静地回味着过去的时光。游客渐渐散去,只剩下游客和这古桥在余晖中相伴。游客静静地坐在桥边,看着天边的晚霞渐渐染红了天空,心中感慨万千。在这个蛇年春节,游客与赵州桥的邂逅,就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让游客领略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深沉。

夜幕降临,游客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赵州桥。回头望去,那座石桥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个神秘的梦境。游客知道,这次与赵州桥的相遇,将成为记忆中一段珍贵的回忆,在未来的日子里,它将时常在心中浮现,让人对中国厚重历史的无比热爱,也让人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与眷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