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引用
凤凰网
1.
http://sn.ifeng.com/c/8eTJbmIYpN7
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的频率、时间及技巧
监测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确诊为糖尿病,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血糖水平,因此监测血糖就变得极为重要,只有通过对患者血糖的有效监测,才能够明确知道患者本身的血糖数值,以及服药是否对血糖控制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如果说没有起到相关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则应当及时调整,更换降糖药物。另外监测血糖也可以对于糖尿病预后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力,会对糖尿病的靶向器官等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血糖数值,了解病情,起到比较好的指导治疗作用。
监测频率
- 血糖波动大或治疗初期
- 若血糖水平较高或波动较大,建议增加监测频率。例如,每天监测三餐前后及睡前的血糖,即1天测7次。
- 对于初诊糖尿病患者或正在调整降糖药物的患者,也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变化,以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 血糖控制稳定
- 当血糖控制平稳且在正常范围内时,可以适当减少检测次数。例如,每天测1次或隔天测1次,并尝试选择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测量(如空腹、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和睡前)。
- 特定人群
- 单纯运动和饮食治疗的患者,每周监测1次血糖即可。
- 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建议每4天监测1次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
-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每天需要监测血糖,特别是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以调整胰岛素用量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时间
- 空腹血糖
- 通常在早晨醒来后进行,以了解夜间和早晨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能够反映胰岛细胞在无糖负荷情况下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前一天晚上所用药物对血糖的控制效果。
- 餐后血糖
- 进餐后一到两小时后监测,主要反映进餐后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以及饮食结合药物治疗的综合效果。一般推荐监测早餐后2小时血糖。
- 睡前血糖
- 在晚上睡觉前监测,以确保安静时的血糖水平,并指导夜间用药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监测方法
- 使用便携式指尖血糖仪
- 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主要方式。在使用前,确保双手清洁干净,并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血糖仪。
- 采血与测试
- 使用采血针轻轻刺破手指(一般选靠近手指两侧的部位,避免指腹正中间),获得一滴血液。注意采血针不可反复使用,试纸在有金属芯片的一端避免手指触碰。
- 将血液滴到测试带上,并插入血糖仪读取血糖水平。记得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血糖监测日记或手机应用中,以便随时跟踪。
注意事项
- 保持仪器清洁
- 定期清洁和维护血糖仪,确保准确度。同时,检查测试带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的测试带。
- 遵循医嘱
- 根据医生的建议设定监测时间表和目标血糖水平,并遵循医嘱调整胰岛素或药物的用量。
- 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如每3个月)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观察症状
- 当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症状时(如面色苍白、饥饿感、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应立即检测血糖水平,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糖尿病患者正确监测血糖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通过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疾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原文来自西安市第五医院
热门推荐
【健康】秋养肺,7个方法要记住!
古钢琴:钢琴的前身与音乐史上的独特存在
64岁阿姨骨密度似30岁,她的4个生活习惯
秋冬吃杨桃,如何挑到最新鲜的?
杨桃:降压控糖新宠?一文读懂它的功效与食用注意事项
冬季养生必备:杨桃的营养大揭秘
秋冬吃杨桃,你选甜还是酸?
秋冬养生必备:科学食用杨桃指南
郭帆透露《流浪地球3》筹备进度:因剧本问题后悔定档2027年
杨万里笔下的夏天:六首七言绝句,清新可人,读来如清风拂面
在政治、文学方面,杨万里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西南大学的历史变迁
李艾自爆分床睡:50岁后夫妻关系更和谐?
《习惯心理学》:专家教你轻松改习惯
蒋介石故居+雪窦山:溪口镇一日游新玩法!
宁波到溪口镇:自驾 vs 公交,你选哪个?
数字化浪潮中的创业机遇与挑战
创业心态:从失败到成功的必修课
淞沪会战85周年:英雄事迹与历史记忆
淞沪会战:中日军事力量大揭秘!
乌贝:海鲜贩盒儿里的平衡膳食神器
冬日必吃!乌贝的营养大揭秘
深圳冬季游玩攻略:2024年第四季度文旅出圈指数榜单发布
故宫约不上?去恭王府也行啊!
行走丨北京恭王府
开心一刻:10则幽默小笑话
秋日自驾打卡:从弥勒圣坛到溪口古镇
冬日游溪口:弥勒圣坛探秘
乌鲁木齐停车新攻略:划线、限时、柔性执法
自媒体副业:如何赚取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