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野主义建筑,缄默的叙事
粗野主义建筑,缄默的叙事
粗野主义建筑(Brutalism)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建筑风格,它以暴露的混凝土结构、大胆的几何造型和注重功能性的设计而著称。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反映了战后城市重建的需求,也体现了建筑师对建筑本质的探索。本文将通过几个经典案例,展现粗野主义建筑的独特魅力。
Royal National Theatre
英国伦敦的皇家国家剧院由建筑师Denys Lasdun设计,耗时十三年才最终完成。这座建筑在20世纪后期饱受争议,但其内部包含了开放式剧场、传统剧场以及实验性剧场三个综合区域,通过分散式的布局和面向城市的庭院,表达了对周边环境和地域历史的尊重。
Lasdun将建筑视为一种开放性的城市景观,他借助水平展开的空间体量和错落有致的塔楼勾勒两种走向的交通流线。同时,通过塔楼的组合关系呼应圣保罗大教堂等巴洛克风格的古典建筑,诠释了弥合不同时代特色的设计语言。
Casa Carvajal
Casa Carvajal是西班牙建筑师Javier Carvajal Ferrer为其家人建造的住宅,这座粗野主义的经典作品采用未经修饰的混凝土为主材料,顺应不规则的场地形状定义了灵活的空间布局,并因其环境适应性的设计而深受赞誉。
住宅的内部空间依照坡度变化分为四个台层,依次对应着公共区、服务区、儿童活动空间以及父母活动空间四个部分。流动式的环境氛围以高差变化和穿插在内部的庭院为分隔,使得动线和虚实过渡更为清晰灵动,为雕塑般的建筑结构注入了轻盈的质感。
Boston Government Service Center
美国建筑师Paul Rudolph在1960年代创作了许多可归类为粗野主义的公共建筑,他的作品摒弃了科幻艺术的形式元素,通过严谨克制的语言诠释社会的现状,并从人性化的角度充分考虑公众的使用需求。
这座位于波士顿的政府服务中心是Paul Rudolph的代表作之一,庞大的建筑体量可分为阶梯式的环形区域和中央塔楼,位于场地中心的大型广场起到交通集散和承接户外活动的双重作用,在鲜明的形式表达中呈现出服务于大众的平等理念。
The Applied Physics & Mathematics building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成立于1967年,校园内的建筑群以颇具雕塑感的粗野主义风格为视觉象征,同时融合了源于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自然理念,创造出富有动态变化的空间关系。
从外部望去,密集的混凝土结构以逻辑清晰的结构单元为基础,通过重复与阵列化的手法进一步增强了建筑的视觉体验。与此同时,爬满墙壁的攀缘植物中和了混凝土的冰冷质感,反映出建筑师的环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