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452.65千克!延津花生产业“生花”
亩产452.65千克!延津花生产业“生花”
“452.65千克,就说它不会差!”10月8日下午,在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镇胡庄村的一片花生地里,种植户胡成根看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副研究员张俊手中的测产报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当天,一场高油酸花生“豫花93”暨精准调控技术现场观摩会在胡成根的承包地里举行。尽管脚部有伤,胡成根还是坚持下地全程参与,与来自省农科院的老朋友们一起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延津县地处黄河故道,独特的沙地土质疏松、土层深厚且通透性好,为花生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胡成根自幼跟随父亲在花生地里劳作,如今40岁的他已有20年的种植经验。他组建的成根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步入正轨,每年收购当地近万吨花生,直供出口企业和大型食品加工企业。
“本地传统品种花生的籽粒形状达标率不高,需要经过多轮筛选才能选出一部分。”胡成根表示,在相同品质下,出口企业更倾向于籽粒长且饱满的花生。而延津的传统品种在这方面并不占优势。幸运的是,老朋友们带来的“新品种”为他扩大订单种植和建设基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测产现场,省农科院资环所副所长张翔详细介绍了“豫花93”的特点:“该品种果形好且整齐,饱果率高,粒仁较长,产量稳定,且油酸含量在79%左右。”
作为中原农谷东区的主体部分,延津县近年来充分利用优质花生原料供应优势,主打绿色品牌,推广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同时,该县还集中布局优质粮油生产龙头企业,培育“大粮食”产业。
“与省农科院携手,我们相继在榆林乡、石婆固镇、马庄乡等乡镇建立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集成与示范基地,带动效果明显,效益逐年提升。”延津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站长郑新娣介绍,今年,延津县建立了2个“豫花93”示范田,带动5万亩优质高油酸花生种植,全面打造优质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强化延津县花生从生产到加工到品牌的发展,促进花生产业兴旺。
目前,延津全县花生常年种植面积达60万亩,花生加工产值已达到24.3亿元。延津县花生生产正朝着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机械化迅速转变,花生产业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