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形成的历史渊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礼记》形成的历史渊源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5000425_120062055/?pvid=000115_3w_a
《礼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经典,位列“十三经”之一。要理解《礼记》的形成,需要先了解中国古代经典的演变过程。孔子教授弟子时以“六经”为核心,即《诗》、《书》、《礼》、《易》、《乐》、《春秋》。由于“六经”文字古奥,不易通读,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许多辅助性的读物。例如,《易》有《十翼》,《春秋》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而《礼》则有了《礼记》。
“六经”中的《礼》,后来被称为《仪礼》,主要记载了周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礼法”,即各种仪式的具体规范。然而,《仪礼》几乎不涉及这些仪式背后的“礼义”,即“礼”的原理和原则。如果缺乏对“礼义”的理解,这些仪式就会变成毫无价值的“虚礼”。
因此,孔子的七十二位贤人及其弟子在学习和实践“礼”的过程中,撰写了许多阐发“礼”的经义的论文,这些论文总称为“记”,作为《仪礼》的补充和解释。《礼记》就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仪礼》的文章选集,其作者众多,写作时间跨度较大,多数篇章出自孔子的七十二位高徒及其学生之手。
《礼记》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传承中“经”与“传”的关系,即经典文本与解释性文献的互动。这种传统不仅体现在《礼记》与《仪礼》的关系中,也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学术史,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脉络。
热门推荐
微信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使用技巧?简鹿汇总微信使用技巧
从盟友到对立:张学良与汪精卫的恩怨情仇
汪精卫:从革命者到汉奸的惊人蜕变
云南实力派女诗人阿染:《冬至》散文
空间利用与美学兼顾,智能技术推动建筑结构优化升级
认识图形:四种立体图形特征与练习题详解
东赫老师“层次锁骨发”走红:修饰脸型又减龄,明星都在追
西樵山:4万年文明史与岭南文化地标
广佛地铁大同城:2050年将实现17条线路无缝对接
接触器和继电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是什么?
继电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作用:与传统燃油车的对比
免疫球蛋白:守护健康的隐形卫士
IgG——免疫球蛋白中的超级英雄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明日开园,24条冰滑梯亮相全球最大冰雪乐园
海外“国家队”布局A股:三家主权基金持仓风格迥异
大气有寓意:20个男孩名字推荐及取名技巧详解
百搭易打理,齐肩蛋蛋卷成2024年最火发型
梁楷:用17幅传世名作开创中国写意人物画先河
周末去哪儿?泰宁大金湖&九龙潭必打卡
泰宁古城申遗成功,游客爆棚!
泰宁二日游:大金湖、寨下大峡谷、九龙潭打卡攻略
西藏自治区政府全力保障震区公共卫生安全
最新狂犬病预防指南发布,宠物疫苗接种有了国家标准
被狗咬伤怎么办?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预防指南
西藏定日地震:高原上的生命救援
密云区第六小学图书超市火爆来袭!
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黑科技揭秘:磷酸铁锂为何成首选?
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动汽车教学中的应用
董明德:深藏功名51年的抗美援朝特等功臣
两水洞战役:志愿军的首战告捷与胜利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