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认为亚太地区需优化教师职业体系
世行认为亚太地区需优化教师职业体系
编者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险急剧上升。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求生存,谋发展,搞竞合,争未来?谁来指南找北?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国际合作,是对上述问题提出的“中国答案”。在八大领域内,世界各国智库各显神通,仰观俯察,深思熟虑,出谋划策。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特开辟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卡片专栏,以极简方式提炼要点,为促进全球发展倡议下各领域国际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也欢迎读者循例投稿,形成全球智点·全球发展倡议的爆炸式扩散效应。
标签:#亚太地区/教育普及
观点: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全面普及中小学教育的目标,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应重点改善教师体系,着重解决教师招聘难、留任难以及教学质量等问题。
背景:尽管亚太地区教师社会待遇较好,但仍然面临教师需求缺口大的难题,这成为实现教育普及目标的重大障碍。
亚太大部分地区教师资源短缺,教师招聘难、留任难。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的估算,要实现在2030年前全面普及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全球还需增聘6900万名教师。
亚太地区在教育普及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优势条件。例如,在亚太地区,教师群体普遍备受社会尊敬,国家对教师招聘、留任政策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马来西亚是全球教师地位最高的国家之一。新加坡师范专业录取率仅20%,且仅前30%师范生可从事教育工作。韩国招聘政策更为严苛,仅前5%毕业生能入行。
图源:Asian Development Blog(亚洲开发银行博客)
内容:亚太地区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仍有待提高。
亚太地区教师入职培训水平亟待提升,区域内发展不平衡。据亚洲开发银行《2024年基础统计概览》揭示,在覆盖的46个经济体中,仅13个能确保所有小学教师满足最低培训标准,而多数经济体的小学教师培训达标率尚不足90%。具体到东南亚,教师资质分化明显:菲律宾、马来西亚及越南教师普遍持有学士及以上学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与柬埔寨的教师中,具备此类高学历者较少。
教师培训的专业性有所欠缺。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的2019年东南亚学生学习测评项目调查显示,东南亚大多数教师接受过一般培训,但缺乏针对具体学科的培训和指导,无法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全纳的优质教育。
建议:除了提高教师薪酬和福利这类核心措施之外,提升教师地位、加强教师培训、扩大教师认证等强化措施也必不可少。
提升教师地位,增强教师在教育决策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制定更加务实、全面的教师培训计划,平衡地覆盖学科知识的深化与教学技能的提升。
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教师的满意度和留任率,从而稳定并强化教师队伍。例如,利用学习管理系统等先进技术以减轻教学行政负担等。
扩大教师认证计划,覆盖工作绩效、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技能等可量化的教学能力评估项目。
适当放宽入职要求,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和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
参考文献:
Jomel Jhele T. Sadsad, Sean Crowley, Stefan Schipper,《亚太地区的教师需要更多支持》,亚洲开发银行博客(Asian Development Blog),2024年6月25日,https://blogs.adb.org/blog/teachers-asia-and-pacific-need-more-sup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