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年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到底是未来还是灾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年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到底是未来还是灾难?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B9AFSSB0532IG7I.html

2018年,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一突破性科学实验在引发全球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这项由南方科技大学科学家贺建奎主导的实验,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赋予了双胞胎姐妹“露露”和“娜娜”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然而,这一突破性成就却伴随着巨大的伦理风险和争议,最终贺建奎因非法行医和伪造伦理审查文件等罪名被判刑。

科学狂人的疯狂实验

2018年11月,一则震惊全球的新闻席卷了科学界与大众舆论: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了!这对双胞胎姐妹名为“露露”和“娜娜”,一出生便被赋予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基因“超能力”——天然抵抗艾滋病。

这项疯狂实验的主导者,是来自中国南方科技大学的科学家贺建奎。贺建奎不是一个寻常的生物信息领域的工作者,他自称要开创人类健康的新时代,让疾病不再成为人类的负担。然而,正是这种“救世主”般的执念,使他走上了一条充满争议的道路。

2016年,贺建奎秘密组建了一支研究团队。这支团队的目标,便是利用一种名为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的基因进行编辑。

CRISPR-Cas9是一种能够像分子剪刀一样精准切割DNA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删除、替换基因片段,还能根据需要在基因链上插入特定的序列。正是这项技术,为贺建奎的野心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贺建奎的实验计划相当大胆。他找到了八对志愿者夫妇,这些夫妇的共同点是男方患有艾滋病,而女方则健康无恙。在传统生殖技术的帮助下,这些夫妇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获得了胚胎。接下来,这些胚胎被送到了贺建奎的实验室,等待一场基因的“改造手术”。

在实验室中,贺建奎团队使用CRISPR-Cas9技术瞄准了一个名为CCR5的基因。CCR5基因在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过程中扮演了“开门者”的角色,它为艾滋病毒打开了进入人体免疫细胞的大门。

如果能够将这个“开门者”驱逐,理论上就能阻断艾滋病毒的入侵。贺建奎团队所做的,正是利用CRISPR-Cas9将胚胎中的CCR5基因敲除,以此来赋予未来的婴儿对艾滋病的抵抗力。

在一系列精密操作之后,贺建奎团队成功编辑了其中一个胚胎,并将其植入了母体的子宫中。几个月后,一对健康的双胞胎女婴顺利诞生。

2018年11月26日,贺建奎迫不及待地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突破性的成就——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诞生了。他声称,这对姐妹露露和娜娜将永远不受艾滋病的威胁,她们的出生标志着人类向战胜疾病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这项实验的成功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掌声。

相反,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谴责和争议。学术界和伦理学家们质疑:贺建奎的实验是否过于仓促?人类又为什么要基因编辑婴儿?这些被编辑的基因真的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只带来了好处吗?

为何要“定制”生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正逐步走进一个疯狂的世界:你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父母能够在孩子出生前“定制”他们的基因,无论是性别、身高、智商,甚至性格,只需一个手术就能轻松做到。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大片里玩弄生命的科学家才会做的事,但在今天却已有先例。而这一切的核心,正是所谓的“基因编辑”。

那么,什么是基因编辑婴儿呢?顾名思义,当婴儿在胚胎阶段,通过修改其基因序列来改变未来孩子的某些特征或能力。

这个过程就像在一本书中更改特定的段落,以改变故事的走向。这里的“书”就是我们的DNA,而“段落”就是基因。基因是决定我们一切特征的基本单位,从性别、肤色到身高,甚至包括我们是否易患某些疾病。

实现这种基因编辑的工具是CRISPR-Cas9技术,这项技术被誉为基因编辑的“瑞士军刀”。CRISPR-Cas9可以精确地找到DNA链上的特定位置,剪切或替换掉那些引发疾病或被认为“有问题”的基因。

这就像在文章中找到一段错误的句子,然后用正确的版本替换它一样,简单高效。但不同的是,这种“剪切”发生在胚胎中,还未出生的生命里。

那么,为什么科学家们会冒险尝试基因编辑婴儿?动机可以分为两类:预防疾病和“增强”特定特征。

首先,基因编辑婴儿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预防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有些疾病,比如囊性纤维化、地中海贫血、杜氏肌营养不良等,都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

通过基因编辑,可以在胚胎阶段就修复这些“错误”,让孩子免受这些严重疾病的困扰。这对许多家庭来说,简直就是天赐的礼物,特别是那些家族中有严重遗传病史的家庭。通过基因编辑,可以避免父母将这些痛苦的疾病传给下一代。

除此之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比如,艾滋病等传染病仍在全球肆虐,尤其是在资源匮乏的地区。

科学家发现,部分人群天然缺失CCR5基因,因此对艾滋病毒有天然免疫力。这启发了科学家们,如果能够在胚胎阶段就敲除CCR5基因,那么未来这些孩子将永远不必担心感染艾滋病。这就是贺建奎团队实验的结果,通过基因编辑让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对艾滋病免疫。

然而,除了预防疾病,基因编辑婴儿还被赋予了另一个更加科幻的前景:增强人类的特定特征。这意味着什么呢?

通过编辑基因,未来的孩子可能会更聪明、更强壮、更长寿,父母可以通过科学手段“设计婴儿”,为自己的孩子“定制”理想的特征。这听起来是不是令人心动?

然而,正是这种“增强”特定特征的可能性引发了巨大的争议。科学界对此的看法不一,有些人认为基因编辑是人类进化的必然工具,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强大、更适应未来的挑战。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做法有违自然伦理,是一种对人类本质的亵渎。

如果基因编辑婴儿真的成为现实,那么哪些特征是“可接受”的改进?哪些又是不可逾越的禁区?是否会因此引发社会不公,甚至出现“基因阶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婴儿实验之后,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生命的奇迹还是危险的赌注?

未来的某一天,当你走进一家可以“设计婴儿”的商店。在这里,你可以挑选孩子的各种特征,从性别到智商,甚至还能让TA免疫某些疾病。

但在你做出决定之前,售货员警告你:这个过程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这一刻,你是否会犹豫?

这种情况在基因编辑婴儿的研究中并非纯属虚构。这些风险就像基因编辑这个“手术刀”在修剪基因时,不小心割到了生命的其他部分。

没错,基因编辑婴儿可能面临的最大健康风险是脱靶效应。简单来说,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就像精准的剪刀,用来切割DNA链上的特定基因。

然而,再精准的工具也会有误差。当基因编辑发生脱靶时,剪刀可能会误切掉不该动的DNA片段,或是修补时引入意外的基因变化。这些意外的改变有可能引发新的疾病,甚至致命的后果。

事实上,贺建奎的基因编辑实验就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审查。他的研究完全是在秘密进行,没有向相关机构报备,也没有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核程序。甚至,贺建奎在招募志愿者时,也隐瞒了实验可能带来的风险。

基因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一个基因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影响多个生理系统,导致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研究发现,敲除CCR5基因虽然能够免疫艾滋病,但同时也可能让人更容易感染西尼罗病毒,或在某些情况下具有短寿的风险。这种连锁反应如同多米诺骨牌,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倒向哪里。

此外,如果基因编辑技术走向普及,那么未来的社会可能会分裂为“基因富裕阶级”和“自然遗传阶级”。

有钱人可以通过定制基因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更优越的外貌,更强壮的身体,更富有智慧的思想,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则不得不接受“天然”基因的“历史遗留问题”。谁又能保证在这个“基因优生”的世界里,你和你的孩子不会沦为次等公民呢?

因此,当基因编辑婴儿问世,争议持续发酵,我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迅速介入,开始对贺建奎及其团队进行调查。2019年,贺建奎因非法行医和伪造伦理审查文件等罪名被判刑,并被永久禁止从事生殖医学研究。

与此同时,我国也迅速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严格限制基因编辑技术在胚胎上的应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其实,从更进一步来看,进化的自然法则本质上是通过自然选择保留对生存有利的基因,但基因编辑将这种自然过程人为干预。

虽然短期内基因编辑看似为人类“优化”了基因,但长期来看,我们很难预料这种人为干预,是否会削弱人类应对未来未知挑战的能力。

当然,基因编辑技术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如果我们能严格控制基因编辑的应用范围,只用于预防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且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查和安全评估,这项技术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但这项技术的边界在哪里?目前仍是未知。

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在那个“定制”婴儿的商店里,售货员的警告或许让人犹豫不决——这正是当下关于基因编辑婴儿最真实的写照。

基因编辑是打开生命密码的钥匙,但同时也可能开启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也许在未来,基因编辑可能会成为人类生命的福音,但至少在今天,无法掌控的它仍是一把疯狂而可怕的手术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