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雍正瓷器为什么能价值千万
大清雍正瓷器为什么能价值千万
雍正时期的瓷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价值而闻名于世。这些瓷器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更在后世成为收藏界的瑰宝,其价值往往高达千万。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雍正瓷器如此珍贵?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雍正瓷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成为了收藏界炙手可热的珍品。雍正瓷器的高价,不仅体现了其艺术价值,更反映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内涵。
雍正时期的瓷器在工艺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粉彩瓷器以其温润的色调和鲜艳而不妖冶的色彩著称,立体感极强,令人叹为观止。仿宋代五大名窑的瓷器更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雍正瓷器的器型丰富且富有创新性,堪称一绝。
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仅有十三年,但他的统治对瓷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推动了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更为制瓷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雍正时期的制瓷业在继承康熙王朝制瓷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为乾隆朝瓷器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以其秀美、柔美和俊秀的风格著称,深受藏家喜爱。这一时期的瓷器更注重实用性,出现了许多兼具高雅风格和实用性的艺术品。青花瓷的纹饰风格高雅,题材丰富,用笔精细,构图清晰,层次分明,将中国传统艺术融入瓷器纹饰中,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风采。
雍正时期的瓷器在构思上非常巧妙,器皿种类多样化,追求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结合。这种独特的艺术追求,使得雍正瓷器在市场上具有极高的价值。即使在今天,雍正瓷器依然是收藏界的重要目标,不少藏家不惜重金收藏。
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几件雍正瓷器的精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清雍正青花仙人纳福尊
- 尺寸:高22厘米
- 估价:RMB 5,500,000 ~ 8,500,000
- 成交价:RMB 12,650,000
- 成交时间:2016.12.05
- 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6秋季拍卖会
这件青花仙人纳福尊以周汉铜壶为形,端庄古雅。通体以青花绘就,层次清晰井然。口沿前后分别装饰灵芝竹石图和禽栖洞石图,并以留白凸起的弦纹线、“卍”字纹与金钱纹上下分隔展现主题纹饰:蓬头四仙图。画中所绘铁拐、刘海、寒山、拾得四仙,秃顶披发,因皆不施巾帻,谓之“四蓬头”。画中四仙布置错落,姿态各殊,形骨古野,怪戾骇俗。正面在祥蝠之下抱膝而睡的是铁拐李,身边傍依着大葫芦。左侧奔跑相告的是寒山,另一面绘出翘腿坐于古松树下的是拾得,与之对语者则是刘海,肩上伏蹲的金蟾吐出一道金钱仙气,神秘而有趣。
纵观全图,放笔纵墨,轻盈飘逸,诸仙情势俱佳,形象诡怪,得妙趣于天然,一如明初名家商喜之作《四仙拱寿图》,运笔刚劲有力,气势挺健,饱满而富有弹性;衣纹走势棱角分明、潇洒利落,自见飘逸之气。对四仙的嘴、眉、颧骨均加以强调,使形象更具冲击力和生命力,尤其对嘴部的夸张表达,突出了“笑”态,增强了画面的喜庆气氛,予人观之,忍俊不禁,深受感染。与高超的人物技法相匹配的山石诸景同样引人入胜,山石苍润,皴法俨然,运笔稳健而锋芒凌厉,结构跌宕多姿,富有变化。古松横欹生姿,遒劲盘曲,前后呼应,为构图增添空间感。青花一色于不同技法运用之下各见风韵,时而淡如浮云,时而重若浓墨,时而缓似流水,时而急像飞瀑,运笔所至处,俱含意蕴,纵观雍正一朝青花御瓷之中未见有出其之上者,是为一绝。
本品巧妙地借用佛、道两教的典型人物进行细腻地刻画,进而达到传神写意上的一致。人物容貌虽见寝陋,神态却从容潇洒,具有灵动飘逸的禅画特色。铁拐李为道家仙人,居八仙之首,法宝葫芦里装灵丹妙药,可包治百病使人长生不老;刘海传说曾受八仙的点化而修道成仙,能为人带来财运和福寿;唐代诗僧寒山和拾得,相传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化身。然而寒山、拾得又有道家的一面,虽以佛为表,实是佛道合一。本品撷纳四仙恢谐可爱的形象,洋溢出喜庆祥和的气息,且融四仙于一体,取其瑞意,表达增寿纳福、万寿无疆之义。
雍正一朝御瓷装饰图案之中仙人题材非常罕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康熙晚期御瓷风行以神仙吉庆贺寿图案为装饰主题,而且传世数量众多,分别为各大公私文博机构典藏。依据雍正三年江西布政使常德寿《查讯安尚义烧造磁器折》、雍正五年三月初九日年希尧的奏折可知,康熙五十九年明珠家奴、大盐商安尚义曾派家仆马士弘等三人“在景德镇置买材料,雇工烧磁”,为清宫进贡御瓷,称为“安尚义效力处”,至雍正五年初方为雍正皇帝正式撤销,前后持续七八年之久,是为长期被人忽略的“安窑”。结合传世对应实物可知,安窑设立之初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康熙皇帝七十大寿准备贺寿御瓷。(康熙皇帝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驾崩,时年为康熙69岁,次年三月则为70岁)。安窑的康熙晚期作品在纹饰上突出贺寿吉庆之意,所以流行神仙贺寿题材;在款式方面,流行书写横款,如六字单行横款、双圈六字三行楷书横款,当中“清”字多写成“淸”的器皿,皆为安窑所造,是辨识安窑的主要依据。
本品恰恰继承了康熙晚期贺寿御瓷的典型风格,使用神仙贺寿题材,处处可与安窑贺寿御瓷比对,例如南京博物院典藏“康熙 斗彩和合二仙纹花盆”所描绘的神仙形象与本品最为接近(见《清瓷萃珍》);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康熙 青花渔家乐图四方花盆”、“康熙 青花祝寿图六方花盆”山石景地画法与本品高度一致。(分别见《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页518,图337和页524,图339)。对比康熙安窑贺寿御瓷与本品之风格,如出一辙,流露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因此本品烧造时间必然距康熙一朝不远,并与安窑存。
本品的写款也是有别于雍正朝其它御瓷,为单圈六字三行楷书横款,独特而罕见。
清雍正斗彩八仙图撇口盌(一对)
- 尺寸:直径10.6厘米×2
- 估价:HKD 2,000,000 ~ 2,500,000
- 成交价:HKD 11,860,000
- 成交时间:2010.05.31
-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0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双行六字楷书款。
此器为著名日本艺术收藏家中野忠太郎(1862-1939)之旧藏,二十世纪初购入。
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如意耳抱月瓶
- 尺寸:高53.2厘米
- 估价:RMB 6,500,000 ~ 8,500,000
- 成交价:RMB 11,615,000
- 成交时间:2013.12.08
-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3秋季拍卖会
口颈内外有冲线,见图89。口沿内侧一磕飞皮,是鉴定后磕的,不大,已经上传9图,没办法再上传图片,特此说明,便宜出了。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本器圆口,首部呈葫芦状,束颈,腹部扁圆。颈部装饰如意耳,首部绘青花缠枝花卉,连珠花卉等纹饰,腹部主题绘青花缠枝花卉纹。卷草纹勾勒边缘。器形及青花发色刻意模仿明代青花抱月瓶,青花笔意间尚存永宣豪放浑厚之感,颇得前朝古韵。为雍正朝典型青花作品。构图清晰明快,绘画严谨缜密,造型清逸,《陶雅》有评“雍正背壶式瓶,多画串枝莲。及花鸟果品,亦殊可赏也。”,底心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式抱月瓶为雍正御瓷经典,清宫档案中又称为“宝月瓶”、“马褂瓶”或“放大马褂瓶”,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之独特的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的容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了陈设用的艺术品,以永宣时期之抱月瓶最富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康熙、雍正两朝多有仿制。其造型恢宏,为雍正御瓷中体量最大的一类。
清雍正青花淡描双勾竹纹梅瓶
- 尺寸:高35厘米
- 估价:RMB 8,000,000 ~ 12,000,000
- 成交价:RMB 11,500,000
- 成交时间:2013.06.02
-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3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篆书款。
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一改康熙青花的挺拔、遒劲风格,代之以柔媚、俊秀,无论造型纹饰,无不贴合其“文雅精细”的审美情趣,而如“淡描青花”一种,秀雅之至,可谓雍正“恬淡”艺术心境之最佳折射。
优美,比例协调,恰如其分。项上勾绘复线莲瓣一周,肩以下通身描绘竹纹,竹子主干修劲挺拔,细枝斜逸横出,有竹叶簇簇点缀其间,竹笋冒尖衬于其下,图案用笔细腻纤巧,青花发色淡雅宜人,加之胎骨细白,釉面莹润,虽轻描淡绘,然清新雅泽之感逼人,以此铅华洗尽之素姿却得大道至简,大巧若拙之妙。淡描青花,始于明宣德,成化淡描青花,万历“铁线描”均为代表,雍正淡描青花则博采前朝之众长,如此件梅瓶上的淡描竹纹,即见成化瓷的细腻纤秀,又有对“铁线描”技法的借鉴,以十分细弱的表现形式获得“柔弱胜刚强”的艺术效果,从而形成雍正青花中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这与雍正本人极致化的审美追求是分不开的,且竹纹题材是非常文人化的寓意纹样,其清高内涵与此种淡描简约的艺术形式也可谓相得益彰。
清雍正淡绿彩直口杯(一对)
- 尺寸:8.8厘米
- 估价:HKD 2,500,000 ~ 3,500,000
- 成交价:HKD 11,300,000
- 成交时间:2011.04.07
-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淡绿彩釉或许是雍正一朝最为珍稀之釉彩,其所署双方框年款,亦有见于部分品质超卓,技艺术至臻之雍正瓷器佳作。
清雍正斗彩纒枝番莲纹长颈瓶
- 尺寸:高25厘米
- 估价:HKD 5,000,000 ~ 7,000,000
- 成交价:HKD 10,740,000
- 成交时间:2010.05.31
- 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0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双圈双行六字楷书款。
瓶盘口,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通体绘缠枝莲纹,以青花弦线作边饰,足墙饰卷草纹。底心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
此器为雍正仿成化瓷器中珍罕的作品。此瓶的足部虽带清朝的特色,但观其器型整体却是明成化的风格,传世品中未有所见,为孤品。
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撇口大尊
- 尺寸:70厘米
- 估价:HKD 3,000,000 ~ 5,000,000
- 成交价:HKD 10,680,000
- 成交时间:2018.10.03
-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清雍正青花花鸟纹喜上枝头海棠式龙耳扁壶
- 尺寸:49.5厘米
- 估价:HKD 500,000 ~ 800,000
- 成交价:HKD 10,300,000
- 成交时间:2017.10.03
-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 拍卖专场:2017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