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丨刘伟机:小番薯也能做成大产业
创业故事丨刘伟机:小番薯也能做成大产业
2024年,云城区入选首批广东甘薯提升行动重点县名单,同时积极打造全省特色优质番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让不少生意人嗅到了商机,也看到了转型发展的“薯”光。刘伟机正是其中一位,此前专门经营石材企业的他如今跨界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记者来到云浮市富田薯业发展有限公司时,总经理刘伟机正在检查工人们刚刚码好的一筐筐番薯,刚出土的番薯个头饱满、颜色鲜艳,不仅映红了庄稼人的笑脸,还撬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在一般人看来,番薯在经济作物中单价偏低,种植与销售需要“以量取胜”。刘伟机却打破对番薯的传统认知,既着力提升产量,也寻求附加值增长之道,最大程度发掘番薯全身都是宝的食用价值,不断丰富产品线,把小番薯做成大产业。
资料图
“云城区前锋镇得天独厚的原生态环境,为番薯生产创造了优质条件。今年,我们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种植了1300多亩番薯,预计将收获150万公斤产量。这个规格的番薯大小适中,美观、易煮,卖得最好。”刘伟机向记者介绍道。
前锋番薯是云城区特色农产品之一。去年,当地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规模化发展番薯特色产业,引进以薯类种植、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公司——富田薯业。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服务,吸引镇域农户积极参与红薯种植,持续提升农户增收致富能力。目前,该公司与800多户农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并吸纳数十名本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当初不起眼的小番薯,现在成了大家的增收密码,种番薯种出了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资料图
富田薯业公司生产主管黎树生介绍说:“繁忙时节,基地需要三四十人,固定聘请了十几个长工,每人每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工资支付要40万元左右。”
刘伟机跟记者算了一笔明细账——番薯藤亩产约2000斤,每斤0.5元,可以加工成畜牧水产养殖饲料;普通番薯每斤约2元,高端品种番薯每斤约10元;制成番薯干每斤10多元;番薯茶每斤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番薯酒每斤几十元……原来在普通人眼中不起眼的番薯,也可以发展成为大产业。因此,深度挖掘番薯产业价值,积极拓宽产业链条,成为刘伟机来年的重点目标。展望未来,他信心十足,决心把番薯产业蛋糕越做越大。
“种植方面我们会不断扩大范围,以前锋镇为中心,扩展到南盛镇、腰古镇一带,发动农户参与,力争明年突破3000亩番薯种植面积。”对于2025年的计划,刘伟机胸有成竹。“目前我们已跟云浮市南粤名食加工厂及其他酒厂、茶厂等基本达成合作协议,力争明年打造更多产品出来。我们还要把撂荒地、弃耕地种上番薯,让田有所种,种有所收,抱着‘薯’光无限、照耀田园的心态,做大做强番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