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氨气如何去除?来源、危害分析全解析
室内氨气如何去除?来源、危害分析全解析
室内氨气污染不仅会产生刺鼻的味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了解室内氨气的来源、危害及去除方法,对于保障居住环境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专业角度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室内氨气如何去除
通过室内环境检测了解室内氨污染的情况:由于氨气是从墙体中释放出来的,室内主体墙的面积会影响室内氨的含量。因此,不同结构的房间,室内空气中氨污染的程度也不同。居住者首先应该了解不同房间里氨气污染的情况。
根据房间污染情况合理安排使用功能:污染严重的房间尽量不要用作卧室,或者尽量不要让儿童、病人和老人居住。
条件允许时,可多开窗通风:以尽量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
安装空气新风机或空气净化器:选择能够清除氨气污染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氨气含量。
结合装修进行室内环境的氨气吸附封闭:通过装修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室内环境的氨气污染。
室内氨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外加剂:为加快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冬季施工防冻,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含尿素与氨水的混凝土防冻剂、灌浆料等。这类含有大量氨类物质的外加剂在墙体中随着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还原成氨气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氮从墙体释放速度快,容易造成室内空气中氨浓度严重超标。
室内装饰材料: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含有氨水。虽然这种污染释放期比较短,不会在空气中长期大量积存,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仍需引起重视。
木材板材中的黏合剂:家具使用的加工木制板材在加压成型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黏合剂,这些黏合剂主要由甲醛和尿素加工聚合而成,在室温下易释放出气态甲醛和氨,造成室内空气中氨的污染。
氨污染的危害
氨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比重为0.5)。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向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
氨通常以气体形式吸入人体进入肺泡内,氨被吸入肺后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氨的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少部分氨为二氧化碳所中和,余下少量的氨被吸收至血液可随汗液、尿或呼吸道排出体外。部分人长期接触氨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所以碱性物质对组织的损害比酸性物质深而且严重。
室内氨气的来源有很多,但是危害都是相同的,轻则产生刺鼻的气味影响到大家的实际日常生活,重则威胁到身体健康安全或者引发疾病困扰,总之它都是需要采取手段进行去除的有毒有害气体,也是值得大家着重关注的板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