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联”与“五轮”:一字之差,疫苗有何不同
“五联”与“五轮”:一字之差,疫苗有何不同
五轮疫苗和五联疫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预防的疾病、接种程序却大不相同。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两种疫苗的区别,帮助您更好地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名字相近,功能不同
在疫苗的世界里,五轮疫苗和五联疫苗因为一字之差,常常让许多家长以为他们之间有某种联系,甚至还有家长问这两种疫苗预防的是同一种疾病吗?其实他们仅是名字相近,两者没有任何联系,且有着天壤之别。
五轮疫苗是五价重配轮状病毒活疫苗简称,“祖籍”(生产地)美国默沙东公司;五联疫苗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简称,“祖籍”(生产地)法国巴斯德公司。
五轮疫苗属于多价疫苗,即一种疫苗预防一种疾病的多种型别,五轮疫苗的“五”就是预防五种型别的牛轮状病毒重配株(G1、G2、G3、G4、P1A)的口服减毒活疫苗,采用三剂口服免疫程序,对轮状病毒五种血清型保护效力高达95.5%,保护时间更是长达7年。
五联疫苗属于多联疫苗,即一种疫苗预防多种不同的疾病,五联疫苗的“五”就是预防五种病原体,包括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五联疫苗包括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
功效各异,各司其职
五价轮状疫苗的作用主要是有效的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胃肠炎。这个病好发于婴幼儿,又叫秋季腹泻,好发于秋天、冬天,有时候夏天也可以发病。而秋季腹泻属于儿童比较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通常是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受到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会出现腹痛以及腹泻等一系列症状,病发后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治疗,也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因此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是守护宝宝娇弱肠胃的勇敢战士。
五联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包含脑膜炎、败血症、蜂窝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五联疫苗的出现,不仅减少了宝宝接种疫苗的次数和痛苦(由12剂次减少至4剂次),还避免了八次接种疫苗后可能发生疫苗反应的风险,所以五联疫苗作为疫苗界的全能坦克可谓名不虚传。
接种计划,各有安排
在接种计划上,五轮疫苗和五联疫苗也有着不同的安排。
五轮疫苗通常是在宝宝6-12周龄开始口服第一剂次,每剂接种间隔4-10周,一共需要口服3剂次,最早可在出生后42天口服第一剂,第三剂不应晚于32周龄。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宝宝肠胃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及时接种五轮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轮状病毒的感染。(注:五轮疫苗是最容易错过时间的疫苗,首剂必须在出生后12周内口服,超过12周五价轮状就不可新开,即意味着宝宝失去了五价轮状疫苗保护的机会)
五联疫苗通常在宝宝2、3、4月龄或者3、4、5月龄进行三次基础免疫接种,然后在18月龄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接种。这样的接种安排既考虑了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又确保了疫苗的有效性。
最后,我们想说,五轮疫苗和五联疫苗,其实只是名字相近而已。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功能和接种程序,为宝宝的健康提供着不同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