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类似鼠鹿的化石竟然是鲸鱼的祖先
古代类似鼠鹿的化石竟然是鲸鱼的祖先
在地球生命的演化史上,从陆地到海洋的转变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一种类似鼠鹿的哺乳动物——印多霍斯(Indohyus),正是揭开鲸鱼进化之谜的关键。
有证据表明,印多尤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以植物为食,并没有回到水中狩猎(图片:卡尔·布尔)
这个故事要从1971年说起,当时印度地质学家A. Ranga Rao在克什米尔的岩石地带偶然发现了一些化石碎片。这些碎片由牙齿和一块下颌骨组成,当时看起来并不重要。几十年来,它们一直默默无闻,其真正意义不为人知。直到Rao的遗孀将这些化石捐赠给古生物学家Hans Thewissen博士后,它们的重大意义才被人们所认识。2007年,印多霍斯通过一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在科学界隆重亮相,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鲸鱼进化的理解。
这种浣熊大小的哺乳动物与猪、羊和河马有远亲关系,但与鲸类有共同的特征(图片:杰奎琳·迪拉德)
印多霍斯体型与家猫差不多,可能与现代的鼷鹿或鼠鹿相似。这种小型的鹿类哺乳动物生活在大约4800万年前的始新世时期,有长鼻子、尾巴和蹄状的脚。它的解剖结构揭示了与鲸鱼直接相关的令人着迷的适应性。一个突出的特征是厚厚的耳骨,称为“耳壳”。以前只在鲸类中发现,这块骨头可以让人在水下听到声音,这表明印多霍斯在水中度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作者:Nobu Tamura(http://spinops.blogspot.com)– 自己的作品,CC BY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9459030
来自印多霍斯的骨骼证据表明它并非纯粹的陆生生物。它密集而沉重的腿骨与现代河马的腿骨相似,后者利用体重在河流和湖泊底部行走。这种适应性暗示了一种半水生生活方式,跨越了陆地和水域的界限。进一步的线索来自它的踝骨,特别是距骨,这证实了它属于偶蹄目——一类有蹄哺乳动物,包括河马、鹿和猪。这种联系巩固了印多霍斯是现代鲸鱼的远亲。
作者:M0nked (Frederic Hilpert) – 自己的作品(原文:selbst gezeichnet),CC BY-SA 2.0 de,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613685
问题依然存在:为什么像印多霍斯这样的生物会回到水里?理论认为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更少的捕食者和更多的探索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半水生哺乳动物适应了水生环境,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完全水生的鲸类铺平了道路。
Ambulocetus natans 或“行走鲸鱼”是一种 10 英尺长的哺乳动物,拥有鳄鱼的身体、鼻子和眼睛。图片来自《福布斯》。
同一时代的另一种了不起的生物——走鲸(Ambulocetus),确实引起了轰动。这种被称为“行走鲸鱼”的两栖哺乳动物身长10英尺,可以在水中捕猎,但必要时仍会冒险登陆。拥有鳄鱼般的身体、强大的下颚和鲸类动物般的耳朵,走鲸属是一种可怕的捕食者。它的行为可能类似于现代鳄鱼,从水边追踪猎物。这种独特的特征组合定位走鲸属是从陆地到海洋演化的重要环节。
Indohyus 和浣熊,作者:Akrasia25 – 自己的作品,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4788525
尽管规模不大,印多霍斯在鲸鱼的进化历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数百万年来,鲸类动物从小型的鹿类哺乳动物进化为蓝鲸等海洋巨兽,其体重可超过150吨。这种转变凸显了地球生命的适应性以及物种利用新环境的非凡能力。印多霍斯及其后代证明了大自然的智慧。
北大西洋露脊鲸的尾鳍。来源:YouTube。上传者:新英格兰水族馆。
印多霍斯的故事强调了化石在揭开生命之谜方面的重要性。它弥合了陆地哺乳动物和海洋鲸类之间的鸿沟,为了解进化史上最戏剧性的转变之一提供了见解。随着古生物学家继续发掘和研究类似化石印多霍斯和走鲸属,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进化的,以及所有物种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本文原文来自animalsaroundtheglob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