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稻盛和夫:努力践行“六项精进”,命运就能转向更好的方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稻盛和夫:努力践行“六项精进”,命运就能转向更好的方向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8/22/32196507_1128293798.shtml

稻盛和夫,这位被誉为"经营之圣"的企业家,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影响了无数人。在他的著作《心与活法》中,提出了著名的"六项精进"理念,这不仅是企业经营的指南,更是个人成长的智慧结晶。

稻盛金句: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人,都是"知足"的人。

——《心与活法》

是不是只要行善,就能消除所有不好的因缘呢?很遗憾,实际上并非如此。佛教中有被称为"六度"的修行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六波罗蜜,其中有"精进"一项,所谓"精进"就是努力的意思。我由衷祈愿,大家都可以通过从六个方面践行这个"精进",让自己的命运转向更好的方向。

第一条就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这项精进。禅宗的僧人身穿杂住衣、五条衣进行修行。修行也不仅仅是坐禅。因为僧侣都是男性,所以他们必须自己做饭。

在香积厨做饭是修行,打扫庭院也是修行,在农田中种菜、种稻也都是修行,打扫、清洁寺院内部亦是修行。

佛家认为,修行不仅仅是指坐禅,而是要通过所有的行为进行修行,这被称为"精进"。僧人必须通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来进行修行。

这个"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用于我们的企业经营,就是"朝着设定的目的、目标,拼命努力"。这正是首要的"精进",跟佛教僧人的修行完全一致。

第二条是"谦虚戒骄"。稻盛和夫这个人作为经营者很成功,但这种成功,是不是有非稻盛和夫不可的必然性呢?

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甲也行、乙也行、丙也行,上天不过是很偶然地把才能赐予了稻盛和夫这个人。

那么,上天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才能赐予我呢?这是因为,要想让公司发展壮大,就需要有人具备这样的才能。

但是,我还要重复一下,不是非稻盛和夫不可,而是任何人都可以,我只是非常偶然地被赐予了这样的才能。

我们必须用"谦虚戒骄"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事物。因为世间需要有这种才能的人,上苍才偶然赐予我这种才能。

所以,仅仅因为自己经营着大企业,就渐渐傲慢起来,变得不可一世,认为"我有才能,脑子聪明,所以才建立了这样的企业",这是绝对不行的。

虽然上苍赐予了你这样的才能,但这种才能必须用于他人和社会。如果只想着"我应该多拿一点工资",那就太不像话了。

不管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比如说在公司工作了很长时间,业绩也不错,所以升任了部长,但如果因此傲慢,是绝对不行的。越是职位上升,就越要谦虚。

这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必须有一部分人头脑聪明,你只是非常偶然地成为其中的一个。你现在肆意使唤的部下如果有这种才能,那么你成为他的下属也是毫不奇怪的。

也就是说,对于上苍来说,只要有一个身处高位者就行了,至于具体是谁,完全是看运气的。

因为自己有才能,所以觉得自己了不起,这种傲慢不逊的想法是不能有的。这就是"谦虚戒骄"这句话所要传达的信息。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就有类似的教诲,凡是将来成就大业的人,身上都闪耀着某种谦虚的美德。

也就是说,那些成功者都是具备谦虚、谦逊的美德之人,而不是厚颜无耻之人。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将谦虚的人视为具备了极其崇高品德的人。

而且,凡是能持续成长的人,都是从年轻时起就很谦虚的人,而不是那种喜欢引人注目的人。

我还要为大家介绍一句名言:"唯谦受福。"人只有变得谦虚才能得到幸福,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这样的教诲:"不谦虚的人没有资格获得幸福,因为不谦虚,所以才抓不住幸福。"

"六项精进"的第三条是"天天反省"。这一条讲的是,要反省并努力消除自己的利己心。

就是说,反省那个自私、只要自己好就行的利己的自己,然后努力消除这种利己心。这一点非常必要。

对于普通人而言,会产生想要各种东西的欲望,想获得金钱,想买好看的衣服。这种想要的欲望不断从内心涌现出来,非常强烈。

相反,真正开悟的人,能消除这种欲望。但我们这些凡人,都是有肉身的普通人,这样的欲望会不断涌现,所以必须加以反省和抑制。

但不管我们如何抑制,这种欲望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地涌现。如果我们不去有意识地加以抑制,那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为了抑制这种强烈的欲望,我们必须每天反省。

我真的在每天早上都做这样的反省。在洗手间洗脸时,会自言自语"神啊,对不起"之类的;遇到喜事的时候说"谢谢",向神表示感谢。

我真的是每天努力从内心进行反省。这如果让太太和家里其他人看到,我会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只在卫生间洗脸时才会这样说"对不起"。

"六项精进"的第四条"活着就要感谢"也非常重要。我们每天都要感谢,拥有一颗能够随时感受到幸福的心灵非常重要。

那么,什么才是一颗能够随时感受幸福的心灵呢?那就是"知足"之心。我们经常会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比如说,日本这个国家明明已经很富裕了,但最近的报纸杂志上常常报道,"日本明明变得富足了,日本人却感受不到幸福,岂有此理。钱都被大企业赚去了,我们平民百姓感受不到幸福。"这种说法简直毫无道理。

往往正是说这种话、写这种文章的人,不管他们拿多高的工资,不管有多么成功,都无法从内心感到幸福。

能够感受到幸福的人,都是"知足"的人。这样的人经常会觉得这个太多了,那个太值得感谢了。拥有这种感受力的人,稍有一点值得高兴的事情,就能油然而生感谢之情并感受到幸福。

"公司已经发展壮大,迄今为止都比较顺利,不能再继续追逐欲望了",拥有这样的心态,就能知足,实际上这就是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灵。

这个"已经足够了",并不是要放弃努力的意思。仍然要拼命努力,但不是那种因为感到不服气和牢骚抱怨而做出的努力。

一边想着:"一直以来我真的已经非常幸福了,感谢让我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一边更出色地完成工作,仍然不懈地努力。这样的心态非常重要。

如果想着"眼前的这点还远远不够,还要赚更多的钱"之类的,就会堕入"饿鬼道"。我想再重复一次,要知足常乐,并且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这真的非常重要。

六项精进的第五条是"积善行、思利他"。在之前的部分,一直在讲述关于"善行"的内容,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最后是第六条:"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就是说,不要有那些伴随着感性的担忧。

虽然要这么去想,但世事无常,很多事情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比如说,自己生病了、家人卧床不起了、做生意拿不到订单了、因不景气而导致订单和利润减少了,诸如此类。

我们要知道的是,这样的事情天天都在发生,而且是频繁发生,所以对此无须烦恼或担忧。

或许有人会说:"以这样悠闲的态度经营企业,企业会垮掉的。"但是,担心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毫无意义的。

即使担心拿不到订单,也无法改变现实。所以,对于已经失败的事情,我们就要完全忘记它,这一点很重要。

不如意的事情要全部忘掉,只把心思留在以后的事情上。有人总是因为拿不到订单而忧愁烦恼,"这样下去的话,要倒闭了,就发不出工资了",我告诉大家,决不能这样。

正是因为我们有这种担心,公司才会越来越不行。

我们要这样去想:"既然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干脆别担心了。与其担心倒闭,还不如更加努力工作。"所以我说,"不要烦恼,不要担忧"。这样去想,人就能保持轻松的状态,心灵就能保持自由。

▽▽▽

确切地说,践行这六条,就是用理性的方法去探求真我,这也是开悟的方法。这不是苦行,不是修行,也不是每天坐禅,而是全部可以通过讲道理搞明白。

但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做个一两次,那是不行的,必须每天坚持。只要坚持下去,命运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只要坚持践行这六条,几乎所有事情都会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命运一定会好转。

即便现在面对种种难题,也全都会消失,这一点真实不虚。但是,其中最重要的是践行第一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光考虑后面几条,悠闲懒散,什么也不干,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美好的命运,都能度过幸福的人生。当我们努力不足时,就无法获得幸福。所以,请大家一定要意识到"六项精进"的重要性和付诸行动,从而获得幸福。

本文摘自《心与活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