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管理好体内血脂水平,建议日常生活中做好4点
想要管理好体内血脂水平,建议日常生活中做好4点
血脂异常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超出正常范围。如果任由血脂水平升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疾病。研究表明,年轻人如果患有高血压和高血脂,后期患心梗和中风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的一项新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各有一个“血脂快速升高期”:男性在40岁左右,女性在40-49岁之间。在这个年龄段,血脂水平增长最快,如果能抓住这个时间段提前进行干预,高血脂更容易得到控制。
研究显示,男性体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坏胆固醇”)在40岁左右增长速度最快,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值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减慢。而女性一般在40-49岁之间,血脂年均升高幅度会达到最高值。
那么,高血脂患者通常会有哪些症状呢?
- 频繁口渴:如果饮水量与平时相同,但出现频繁口渴的情况,需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血脂偏高的信号。
- 排尿次数增多:可能是因为喝水量增多,导致排尿次数增加,尿量也会比平时多。
- 视力下降:体内血脂升高会影响血液循环,血液变得黏稠,视网膜无法获得足够的新鲜氧气和血液,从而导致眼睛疲劳和视力下降。
- 手脚麻木:高血脂患者由于血液输送量减少,器官接收的新鲜氧气和血液不足,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手指不灵活等症状。
想要有效管理血脂,建议做好以下四点:
一、合理调控饮食
想要保持血管通畅,降低血脂水平,合理调控饮食至关重要。建议在饮食上做到少油脂、少甜食,同时多搭配粗杂粮和新鲜蔬菜。
粗杂粮虽然口感可能不佳,但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对调节脂质代谢有重要作用。新鲜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有助于促进脂质代谢,帮助降低血脂水平。
炒菜时应避免使用动物油(如猪油、牛油、羊油和奶油),建议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品,以及常见的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葵花籽油等。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植物油也应适量使用,烹饪时食用油的使用量应控制在25克以内,避免油炸、油煎,尽量采用炖、蒸、煮等烹饪方法,虽然味道可能较为清淡,但能更好地保留营养。
二、科学运动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常常需要长时间久坐,身体缺乏充分锻炼,基础代谢率下降,体重增加,血脂也随之升高。
建议血脂偏高的人选择科学运动,通过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可以代谢体内多余的脂肪,降低血脂水平,使血管流通更加顺畅。
运动方式应避免过于激烈,可以选择快走、慢跑、跳绳、爬山、游泳、瑜伽、太极拳、做操等,每次运动40分钟左右,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
一般来说,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一个正常人每周运动5天左右,随着身体逐渐适应运动,可以慢慢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
三、保证充足睡眠
短期睡眠不足可能对身体影响不大,但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正常调节血糖和血脂,从而引发一系列代谢问题,包括血脂紊乱和高血脂。
因此,想要保持血脂稳定和身体健康,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应按时睡觉,保持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对于平衡身体各项指标非常重要。
四、保持积极心态
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脂水平,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会加速体内应激激素分泌,这些激素会影响胆固醇代谢,导致血脂水平波动。
因此,当发现血脂偏高时,不要过于慌张,要学会保持积极心态。良好的心态能让心情平静,激素分泌正常,有助于血脂水平逐渐下降。建议高血脂患者平时多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如听轻音乐、与朋友散步、闲暇时与朋友聊天等,通过这些活动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