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要喝粳米汤(别乱喝小米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养胃要喝粳米汤(别乱喝小米粥)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19/07/14733362_1123700273.shtml
在养生领域,关于什么米汤最养胃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本文将为您揭示粳米汤的独特功效,并提供详细的制作方法和加味配方,让您在日常生活中轻松实现养生保健。
大米粥与小米粥的对比
在开始探讨粳米汤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米粥和小米粥的区别。许多人认为小米粥是养胃的最佳选择,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 大米粥:养胃气补津液
- 小米粥:补虚损补肾气
虽然小米粥适合产妇月子期间进补,但对于气滞以及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过多饮用小米粥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这是因为小米味属咸、性微寒,再加上其补性,容易引起不适。
粳米汤的独特功效
夏季是一年中脾胃最虚弱的时期,此时更应该注重养胃。而粳米汤正是这个季节的理想选择。
为什么选择粳米?
粳米汤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一味可入药的汤。在《伤寒论》113方中有7个方剂用到了粳米,如附子粳米汤、白虎汤等。著名经方家陈修园曾概括《伤寒论》的核心为“保胃气 存津液”,而粳米汤的功效恰好与此相吻合。
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对粳米的描述更为详细:
粳米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培土和中,分清泌浊,生津而止燥渴,利水而通热涩。
总结来说,粳米具有以下功效:
- 入胃经,可以养胃气
- 入脾经,可以补脾阴
- 益气(入肺经)
- 止烦止燥
如何制作粳米汤
接下来,让我们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粳米汤制作方法:
食材:
- 大米 100g
- 水 1.7L(水与大米的比例为1:17)
步骤:
- 将大米倒入锅中,加入1.7L水。
- 大火煮开后,用勺子顺时针翻一下,表面浮沫含有米油不要撇掉。
- 转小火,煮15分钟。这个过程基本不会溢锅,不太用管。
- 开盖,转中火,熬煮10-15分钟,每隔两三分钟顺时针搅拌一次,火候以保持在米不溢锅为宜。一定要顺时针按一个方向搅拌,这样粥不容易泄。
- 观察米粥越来越厚,在相同的火候下,行成的气泡越来越密,则转小火,再熬3-5分钟,至米粒开花,粥油粘稠即可。
稀米汤与稠米汤的区别
- 稀米汤:水多米少,熬的时间稍短,有米油但比较清冽,主要作用是补胃气,存津液。
- 稠米汤:水少米多,熬的时间稍长,有米油且很浓稠,主要作用是实毛窍,滋五脏,肥肌体,填肾精。
加味粳米汤
如果你想进一步增强粳米汤的功效,可以尝试以下加味配方:
- 脾虚:山药粳米汤(加入怀山药干一起煮大米汤)
- 发烧:石膏粳米汤(加入生石膏一起煮汤,这是张锡纯的退烧名方)
- 结节:桑椹芋头粳米汤(毛芋头、荔浦芋头都可以,用鲜的,加点桑椹,既能增加口感,还能给消结节的芋头一点补肾水的力道)
这些加味粳米汤配方都经过实践验证,效果显著。例如,作者的女儿3岁高烧就是通过石膏粳米汤成功退烧的。
注意事项
- 如果是取米汤养病药效,建议不要吃米(伤寒论里面的粳米汤都是不吃米的)。
- 如果只是日常保健,可以连米带汤一起喝。
图:桑椹芋头粳米汤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对粳米汤有了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从理论到实践,还是从基础到进阶,本文都为您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您更好地运用粳米汤进行养生保健。
热门推荐
黄彦红诈骗团伙被捣毁,涉案5000万!警方提醒:老年人要警惕高回报投资陷阱
揭秘黄彦红诈骗团伙:智天金融背后的骗局
黄彦红诈骗团伙新动向:以"世界银行"为幌子,涉案5000万元
揭秘黄彦红诈骗团伙的网络诈骗伎俩
昆明长水机场到南站最省时攻略
做梦的含义与解析:探索潜意识世界
维生素B群:告别嘴麻的营养密码
维生素B群不足,嘴巴也会“抗议”!
三叉神经痛:嘴麻的罪魁祸首?
承重墙改造须严守审批流程,违规改造将危及整栋楼安全
承重墙改造有讲究,专业施工四步走
郑州老旧小区采用“墙改梁”:两居室变身开放式格局
8mm单线管:承重墙布线的安全新选择
纯钛炒锅:健康烹饪的优雅之选
湖南省直中医医院专家教你慢性咽炎日常护理
西瓜霜含片:慢性咽炎治疗的新选择
慢性咽炎患者必备:冥想治愈法
肝气郁结四阶段全解析:症状识别与简易调理法
东北人口回升,辽宁吉林去年都净流入,低房价低物价是巨大优势
春运开启 哈铁预计发送旅客1172万人次
我国学者研制养老机构跌倒风险评估工具,助力预防工作
几十块的铁锅和几百块的铁锅,有什么区别?
甲状腺术后能吃鸡蛋吗?医生这样建议
冥想助眠指南:正念、引导、身体扫描三法详解
打造理想睡眠环境:5大要素助你提升睡眠质量
睡眠不规律危害大:增加痴呆风险53%,加速衰老9个月
长江鱼类野外种群恢复如何?还需要持续禁渔吗?
水中“娇美人”水密子——圆口铜鱼突破全人工繁殖
水中“娇美人”水密子——圆口铜鱼突破全人工繁殖
水中"娇美人"圆口铜鱼实现全人工繁殖,有望走上百姓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