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干眼科普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干眼科普知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renrendoc.com/paper/384774382.html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泪液的量或质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本文将从干眼症的基本概念、分类、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科普,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干眼基本概念与定义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种眼表疾病。

  • 干眼名词统一:1995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将dryeye与keratoconjunctivitissicca统一为干眼,以消除名词混乱。
  • 泪液组成:泪液由水层、黏蛋白层和脂质层组成,任何一层异常都可能导致干眼。
  • 泪液功能:泪液具有润滑眼表、供给营养、抗菌等多种功能,泪液减少或质量改变会引发干眼。
  • 临床表现:干眼症状包括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等,严重时可出现视力下降。
  •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多项检查综合判断,以确定干眼诊断。
  • 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角膜屈光手术、睑板腺功能障碍等都是干眼的危险因素。

干眼分类及特点介绍

水液缺乏型干眼

  • 泪腺分泌不足:泪液分泌量不足,无法保持眼表湿润。
  • 泪液中水分含量过低:导致泪液渗透压升高,眼表细胞受损。
  • 泪液蒸发过快:眼表脂质层异常,泪液蒸发速度过快。
  • 睑板腺功能障碍:睑板腺分泌异常,导致脂质层不稳定,泪液蒸发加速。
  • 瞬目减少: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或阅读,瞬目次数减少,泪液蒸发过快。

蒸发过强型干眼

  • 泪膜破裂时间短: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眼表失去保护,容易引发干眼。
  • 黏蛋白分泌不足:眼表黏蛋白分泌不足,泪液无法形成稳定的泪膜。
  • 黏蛋白结构异常:黏蛋白结构异常,泪膜稳定性差,容易破裂。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

  • 泪液排出异常:泪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泪液无法正常分布在眼表。
  • 瞬目动力学异常:瞬目时泪液分布不均,导致眼表局部干燥。
  • 泪液排出系统异常:导致泪液在眼表停留时间缩短。

诊断方法与评估指标解读

问诊及眼部检查流程

  • 问诊内容:详细询问患者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灼烧感、眼红、畏光、流泪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因素等。
  • 眼部检查:观察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落、泪膜破裂时间缩短等体征,评估眼表损伤程度。
  •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是否有全身性疾病、眼部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以排除其他眼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

实验室检查项目介绍

  • 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测量泪液分泌量,判断泪腺功能是否正常。
  • 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评估泪膜稳定性,了解泪膜破裂时间是否缩短。
  • 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观察角膜上皮点状着色情况,评估眼表损伤程度。
  • 泪液渗透压测定:了解泪液渗透压水平,判断泪液成分是否异常。

诊断标准及评估指标

  • 诊断标准: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定干眼诊断。
  • 评估指标: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等,用于评估干眼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鉴别诊断要点

  • 与结膜炎鉴别:结膜炎常表现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而干眼则以眼干、眼涩为主要症状。
  • 与角膜炎鉴别:角膜炎常表现为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而干眼则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异物感等不适感。
  • 与视疲劳鉴别:视疲劳常由长时间用眼引起,休息后可缓解,而干眼则休息后仍无法缓解眼部干涩等不适症状。

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建议

药物治疗方法

  • 抗炎药物:用于减轻眼部炎症反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 抗生素眼药水:用于治疗干眼引起的眼部感染。
  • 人工泪液:可补充眼部缺少的泪液,缓解眼部干涩症状。
  • 促进泪液分泌的药物:如胆碱能药物,可刺激泪液分泌。

非药物治疗手段

  • 泪点栓塞:通过栓塞泪点,减少泪液排出,提高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
  • 睑板腺热敷及按摩:可改善睑板腺功能,促进泪液分泌和排出。
  • 湿房镜及硅胶眼罩:可提供湿润环境,减少眼部水分蒸发,缓解干涩症状。
  • 物理治疗:如脉冲光疗、电热疗等,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促进泪液分泌。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会加重眼部负担,导致干眼症状加重。
  • 保持适当用眼距离和姿势:用眼时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度靠近;同时保持良好用眼姿势,避免眼部疲劳。
  • 避免在干燥环境中久待:如空调房、暖气房等,可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缓解干眼症状。
  • 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等,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减轻干眼症状。

患者心理支持与康复辅导

干眼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情绪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干眼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 焦虑、抑郁情绪:干眼症状会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不便,从而降低生活质量,进一步加重心理压力。
  • 生活质量下降:心理压力大的患者往往对治疗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效果。
  • 遵医行为不佳:心理压力对干眼影响分析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缓解情绪问题,提高应对干眼的能力。

康复辅导途径

  • 心理咨询: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其缓解情绪问题,提高应对干眼的能力。
  • 康复辅导:针对干眼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改善症状。
  • 患者教育:通过健康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让患者了解干眼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 自我管理技能培训:教授患者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泪液、眼膏等药物,以及如何进行眼部清洁和保湿等日常护理。
  • 定期随访和评估:定期随访和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以增强患者的信心。
  • 社会支持网络:鼓励患者加入干眼患者互助组织,与病友交流经验,互相鼓励,共同面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干眼知识普及与教育推广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主要表现为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的损害,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

  • 干眼的症状和影响:干眼会导致眼部不适、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视力。
  • 干眼的成因:干眼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环境因素、药物使用、眼部手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 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眺望远处;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和时间;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适当使用人工泪液等保持眼部湿润;保持眼部清洁和湿润;避免熬夜、用眼过度、戴隐形眼镜等不良用眼习惯。
  • 早期筛查:对于干眼的高危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人群,应进行早期筛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