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将军》前夜的故事。通过漫画《战国》了解战国时代壮阔魄力的真实样貌
《幕府将军》前夜的故事。通过漫画《战国》了解战国时代壮阔魄力的真实样貌
《幕府将军》这部由华特迪士尼公司旗下的FX制作的历史连续剧在全球热播,不仅在第76届艾美奖中获得25个主要奖项提名,还让主演真田广之入围最佳男主角。这部作品改编自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克莱维尔1975年发表的小说《幕府将军》,通过英国水手约翰·布雷克索恩的视角,展现了1600年日本武士们的权力斗争。
饰演吉井虎长的真田广之在奥斯卡电影博物馆走红毯。《幕府将军》在全球上线后,六天内播放量达到900万——2024年2月13日,美国洛杉矶(AFP=时事)
天皇与武士的权力斗争
说到日本的统治者,原本是“天皇”。但进入中世纪后,开拓边疆的领主阶层中,武士阶级逐渐崛起,而武士的首领“将军”遂掌握了权力。这一转变发生在12世纪后半叶。
天皇曾两次试图夺回权力,在14世纪时,一度重获实权。但武士足利尊氏发动叛乱,最终再次成为“将军”,武士政权得以延续。
然而,足利将军的政权“足利幕府”内部一直存在反抗的火种。15世纪时,内乱扩大,最后大名(领主)在日本各地纷纷自立藩国。自此进入反复互相争斗的“战国时代”。
连续剧《幕府将军》第一季的舞台,就是这个“战国时代”的最终阶段。历史上是德川家康,戏剧中则以吉井虎永的形象出现,演绎出结束争斗的姿态。
《幕府将军》中,武士的行动原则是“忠义”。他们发誓绝对效忠主君。而这些武士背后的思想,就是“宿命”。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注定的命运。如果命运带来毁灭,人就要主动选择死亡来抗拒。而这个死亡仪式就是“切腹”。
但《幕府将军》的舞台是“战国时代”的最终阶段,如果这个时期的武士是在“武士就该如此”的观念下培养出来的人工存在,那战国时代鼎盛时期的武士就与之大相径庭。他们更接近自然状态,更忠于欲望,“忠诚”并不是绝对的原则。当自己的付出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或是当他们感觉到主君无能,武士主动放弃主君已是常态。他们重视的是能展现才能的机会和荣誉。
简单来说,战国时代的武士对“生”极其讲究,是一群充满激情的人。宫下英树从2004年开始在《周刊YOUNG MAGAZINE》连载的漫画《战国》,就是描绘出这个战国时代的“真实样貌”的鸿篇巨制。
《战国权兵卫》在连载期间于2019年7月到9月,在小田原城举办原画展。©️宫下英树/讲谈社
在战国时代存活的方法
主角是生于美浓藩国(现在的岐阜县)的仙石权兵卫秀久。他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人物,《战国》的故事就是基于史实展开的。
这位武将从未担任过大战的主角,也不是什么政治要角。虽是战场上的勇士,却常常“不小心犯错”,漏听上级下达的指令。如果他是17世纪的武士,可能会在早期就被迫承担失败的责任,切腹自尽。但这个时期是16世纪,正处于战国时代的混乱之中。
尽管仙石权兵卫屡次失败,却从不气馁。即使面临困境,也能悬崖勒马。无论处于何种窘境,也不放弃生命,只是不断努力。虽然失败,却也创造出胜过失败的成就,最终登上大名之位,成为“比任何人都能挽回更多失败的男人”。
绘于江户时代的仙石秀久(圆觉公)肖像画。丰冈市提供,出自《仙石家文书》。
他原本是斋藤家的家臣,却被敌将织田信长(连续剧《幕府将军》中的黑田信久)看中,如史实所述,归于信长的部下——木下藤吉郎“太阁”的部队。
木下藤吉郎原本并非武士阶级,而是农民出身。但信长认可他的能力,才让他成为织田家的一名武将。
信长的织田家格调并不高。信长自己也是靠实力获得领地,以战国大名的身份一路晋升的人。即使地位高,只要无能就会被排除,由有能力的人取代。这就是所谓的“以下克上”风潮,也是当时武士的行动原则。
目标是统一日本的领袖
历史上的信长是一个身处乱世,立志统一日本的人。他的性格复杂,如果以欧洲史来比喻,就像是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那样的人格特质。他最先引进火炮等新式武器,并推行兵农分离。制定优秀的经济政策,而且具有国际视野。此外,在艺术方面也有卓越的鉴赏力,将“茶”所拥有的软实力用于自己的日本统一大业。
信长也是一个不会被中世纪迷信束缚的理性主义者。与他接触过的传教士路易斯·佛洛伊斯这样写道:“他不相信灵魂不灭与死后审判。”
他根本不把天皇、将军,还有宗教这些古老权威放在眼里。放逐曾经利用过的将军,面对反抗自己的宗教势力,甚至烧杀其信徒。
在《战国》中,将信长这副模样描绘成压倒性的领袖魅力,同时表现出他是一个无法细腻地顾及人际关系的“笨拙人物”。
在岐阜市举办的“岐阜信长祭典”的其中一项表演“信长公骑马武者行列”。演员木村拓哉扮演织田信长,共襄盛举——6日(时事)
面对信长的作为,举兵谋反的就是武将明智光秀“明智仁斋”。他也不是历代的家臣,而是能力受到认可而获得重用的武将。但他却突然袭击信长,杀害信长。结果,光秀成为弑君的“御前侍卫”(Kingslayer),以最有名的叛臣之姿,在日本史上留名。
这位光秀的女儿就是细川伽罗奢,也就是剧中的鞠子。她的丈夫是名为细川忠兴“户田广胜”的武将,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军人,更是个优秀的人文学者。但因为伽罗奢的父亲杀害信长,大大地改变了他们的“宿命”。
武士拥有更换主君的权利。也可以侍奉多个主君。但背叛有契约关系的主君,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不齿的行为。更别提光秀背叛的是以统一日本为目标的巨人领袖。忠兴为了明哲保身,照理说只能杀死妻子。但他却将人幽禁在深山当中,以保全妻子的性命。这样的爱情可谓扭曲。
有一个园丁只是看到她,便惨遭杀害。他还将园丁的头砍下来,拿给妻子看。不过历史相传,伽罗奢依旧若无其事地享用餐点。可见双方的关系已降至冰点。或许是为了在这种际遇中寻求救赎,伽罗奢皈依基督教,悄悄地完成受洗。后来,当她即将以人质的身份,被送到大阪城,忠兴命她不许逃跑,她于是选择了死亡。
称霸乱世之人
信长死后,称霸“接班人战争”并成功统一日本的人,就是仙石权兵卫的上司——木下藤吉郎。就是后来的丰臣秀吉,在剧中以“太阁”的身份登场。
信长是一个拥有独创性想法的天才。而秀吉也具有天才的一面,能理解信长的构想,并发扬推广。
进入江户时代后,仙石秀久以首代藩主的身份,治理小诸领地。现存于小诸城址的大手门——长野县小诸市(PIXTA)
那么,德川家康=吉井虎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战国》中,年轻的家康以“赌徒”的身份登场,是一个会主动跳入危险胜负的人。他最后成了在野战中击败秀吉的强者,但他却承认秀吉的才能在自己之上,表现出彻底向秀吉学习的态度。
家康没有信长或秀吉那样的独创性。但他拥有学习的才能,重要的是,他具有花时间等待良机的耐心。就像《战国》的故事中呈现的那样,或许最后获得胜利并坐上“将军”宝座的人,就是拥有这种资质的人吧。
顺带一提,秀吉放逐天主教的传教士,家康也同样继承这个政策。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的电影《沉默》中描述的对基督教徒的压迫,就是这个政策带来的结果。
连续剧《幕府将军》已经公布要继续制作第二季、第三季。以欧洲来说,日本的国土大小与德国相近,如果是中国,相当于一个省分的大小。但了解这些历史,或许就能更享受这部戏剧了。
标题图片:《战国》在2004年到2007年于《周刊YOUNG MAGAZINE》(讲谈社)上连载,漫画全套共15集之多。之后连载续集《战国天正记》(2007年~2012年)、《战国一统记》(2012年~2015年)、《战国权兵卫》(2015年~2022年),系列作完结时,累计发行量已超过1000万本。 摄影:nippon.com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