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陀飞轮 陀飞轮的原理
什么叫陀飞轮 陀飞轮的原理
陀飞轮(Tourbillon)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被誉为钟表工艺的巅峰之作。它通过将擒纵机构和摆轮游丝系统放置于可以转动的框架内,有效减少了地球引力对手表计时精度的影响。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陀飞轮的定义、工作原理、特点及其在现代钟表中的应用价值。
一、定义与起源
陀飞轮,法文原意为“漩涡”,这一词汇源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用来形容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名词。后来,知名哲学家、百科全书编纂者达朗贝尔将其解释为重物围着单一轴心运转之意。陀飞轮装置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将擒纵机构和摆轮游丝系统放置于可以转动的框架内,通过框架的旋转来补偿由于地球引力导致的手表位置误差。
二、工作原理
陀飞轮的工作原理相对复杂。动力自发条盒传输至陀飞轮框架的齿轮并驱动框架旋转,而框架下的第四轮(传统腕表中称之为秒轮)则透过轮轴与擒纵轮进行咬合,同时将动力传至擒纵机构。擒纵机构在框架的带动下做行星运动,同时驱动摆轮游丝系统运转。这种设计使得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在自身运行的同时还能够一起做360°旋转,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于地球引力所导致的手表位置误差,提高了计时精度。
三、特点与分类
陀飞轮装置的特点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复杂的结构。传统陀飞轮为单轴结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陀飞轮也迎来了许多变化。例如,无框架陀飞轮(飞行陀飞轮)移除了由上方支撑陀飞轮框架的表桥或半夹板,将陀飞轮擒纵系统组装在一个悬臂框架里,使得陀飞轮摆脱固定的支架,从表面就可以直接欣赏陀飞轮旋转框架和摆轮带来的视觉效果。
四、应用与价值
陀飞轮装置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机械表中,是机械钟表领域的代表性复杂功能之一。由于陀飞轮的制作需要精湛的制表技艺与娴熟的调校技术,因此陀飞轮表往往价格昂贵,成为钟表收藏家和爱好者的追捧对象。同时,陀飞轮也象征着制表工艺的巅峰之作,代表着人类对计时精度的极致追求。
综上所述,陀飞轮是一种集精湛工艺、复杂结构和极致追求于一体的机械表调速装置。它不仅提高了计时精度,更成为了钟表领域中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