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00米以上住宅”或成历史?广州最新透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00米以上住宅”或成历史?广州最新透露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07382519_119778/?pvid=000115_3w_a

广州的摩天住宅或将迎来重大转变。今年8月,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人士在一场土地推介会上表示,未来广州土地容积率下调将是趋势。随后10天之内,广州接连挂牌7宗容积率低于2.5的中心区宅地。这一低密度的举措,似乎回到2013年之前。与此同时,江苏官方在今年7月底发布“限高令”意见稿,拟明令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住宅。这是全国首个拟遏制建设超高层住宅的省份。

摩天住宅的崛起

摩天住宅,即超高层住宅,一般指高度100米以上、楼层40层以上的住宅。在广州,摩天住宅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滨江东是广州第一代楼高超100米的摩天住宅的摇篮,港资、外资地产商先后在这里试水,挑高广州的住宅海拔。即便当年单价已过万的房子,亦吸引港澳人士及内地富人争先抢购。

2000年以后,超高层转移到江对岸的五羊新城和长堤,192米高52层的凯旋会,192米高48层的爱群荟景湾相继登场。紧随其后,珠江新城CBD崛起。在密集的摩天商务地标之下,这里在十多年间拔地而起的十多个摩天住宅社区,奠定影响至今的、代表广州豪宅走势的江湖地位。

摩天住宅与摩登都市如影随形。在珠江新城之后,广州又相继打造白云新城、金融城、广钢新城、琶洲等CBD,由于前两区域一度受航线“限高”和规划所需,摩天住宅由此多扎堆广钢新城和琶洲。

广州自2004年开始公开招拍挂卖地。2005年至2010年间,广州所卖宅地中偶现容积率高达7.0至12的地块。相对之下,2011年至2013年,除了杨箕村旧改的容积率6.8,其余宅地容积率多在1.0至3.0之间。但随着2014年广钢新城开始卖地开发,广州的摩天住宅从此陡然急增。

作为广州版“曼哈顿”,广钢新城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或都将是广州摩天住宅的历史高位纪录者。

2021年7月,广钢新城夜景。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李孟麟 摄

2014年,广钢新城成交5宗地,容积率在4.8至7.5之间,当中三宗超过7.0,均为中海所拿,三宗地对应的A区最高60层,B区最高50层,C区回迁房约200米最高63层(商品房最高57层),迄今仍是广州摩天住宅NO.1。

对岸的广纸新城不甘示弱。2015年,广州成交5宗容积率超5.0的宅地,两宗超7.0的宅地均在广纸新城。

2016年的最后一天,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投资610亿元投资广州增城,由此拉开增城的摩天住宅开发序幕。在2017年,广州成交6宗容积率超5.0的宅地,4宗落地增城,容积率介于6.8—8.2,这些地块后来都打造成了最高189米的增城人居地标。

2018年以后,广州公开挂地的宅地容积率有所回调,但此时的城市更新项目已经逐渐登场,后期修改控规拔高容积率的住宅项目亦有之,摩天住宅只见增,未见减。

摩天住宅的分布

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最近五年间,广州超高层住宅井喷,最高栋楼40层及以上的一手住宅楼盘(含在该年份推新者)达到49个。当中或与2017年以来,广州地价房价一度飙高不无关系。

其中,2024年至今,广州中心区最新亮相或推新的超高层住宅楼盘有7个(含在建及已开销售中心),最高楼栋介于45层至57层。2023年9个,介于40层至55层。2022年更是超高层住宅群现的高光时刻,达到16个,介于40层至49层。2021年12个,介于43层至50层之间。2020年5个,届于50层至57层之间。

2015年底,记者曾统计,截至该年底,广州住宅建筑高度超百米及层数在40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高达49个。

2015年以来,广州40层以上摩天住宅最多的区域在荔湾,至少达15个,海珠区有9个。黄埔区有12个,当中10个由旧改转化而来。相对之下,广州的“宇宙中心”天河区,在珠江新城之后,近十年少见新的40层以上住宅登场,仅现世纪金源天河源筑及珠江花城。

自2017年广州逐渐迈入住宅地价巅峰时刻后,广州的摩天住宅开始向外围区转移。其中,增城区从2018年起至今亮相了9个高40层以上的摩天社区。南沙区在2019年起首现超150米的住宅社区,迄今有2个40层以上住宅社区。花都区自2022年首现40层以上的摩天住宅,为最高45层的金地商置都会峯范。唯有从化区,到目前为止仍然未有40层以上住宅,当地最高地标住宅约高32层。剔除未及40层的社区,相当于在过去31年里,广州迄今已涌现至少94个摩天住宅社区。

住户接受度

“广州最早超高层住宅由港资开发,国内居民买不到,需要用港元或外币购买”,如今豪宅与刚改产品兼有之。摩天住宅自上世纪90年代在广州拔地而起的那一刻,就率先打上了富豪专属的烙印。

比如海珠半岛,1993年开盘时单价就超1万元,后面崛起的滨江东超高层,也都只有富人才能够着。在2004年登场的凯旋会,当年的毛坯价就要1.8万元/平方米,贵过珠江新城,总价400万元至2000万元/套,都是广州身家天花板级的阶层方能企及。去年,凯旋荟一套超高层豪宅的视频流出市场,其Blingbling(闪亮)的装修风格,让人们围观到20年前的富豪品位。

2012年,爱群荟景湾登场,号称“献给100位影响GDP的人”,一度单价比顶豪风向标汇悦台更贵,顶层复式豪宅带天际泳池和花园,总价2.14亿元,专为城市的云端阶层定制。

“广州最早的超高层住宅都是由港资开发的,国内居民买不到,需要用港元或外币购买。”原广州市国土房地产管理局信息中心主任、广东省房协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黎文江回忆,广州最早的超高层住宅由香港开发商投资兴建,照搬的是香港模式。在其带动下,国内也开始效仿,渐渐地超高层也增加了。但如今回看,做超高层实属无奈之举,“其实超高层在电梯上、管理上、技术上、施工上等都需要花更多的成本“。比如超高层住宅的基础打桩,就得打到很深的岩层才安全,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还要顾及抗台风、地震、消防等要求,超高层住宅建筑规范和施工质量要求,比一般住宅要严格很多。

无论滨江东、珠江新城、琶洲,其超高层多为大户型,也是过往广州真正意义上的豪宅。当然,促成其为豪宅,主要还是因为所处地段本身就是寸土寸金。

直到十年前,广钢新城登场,超高层里也出现刚需户型,普通都市白领方才得以挤进超高层里看风景。到如今,广州的超高层住宅中,豪宅与刚改产品兼有之。

“50岁以上的客户,目前还是比较难以接受超高层住宅”。德佑地产悦铖广钢分店的负责人伍锦明介绍称,广钢新城北南区20个楼盘,大约七成房源是超高层。

站在广钢的五六十层上,往南看广州圆,东望广纸新城、光大花园,西望佛山,北望花地湾,视野非常开阔。不过,从一手开盘到如今流入二手市场多年,广钢新城40层以上的房源始终是越往高层受众越窄,“8090后等更年轻的客户会普遍接受超高层,50岁以上的客户更多倾向于32层以下”。

伍锦明介绍称,广钢新城接近3万套房子,目前挂牌量700多套,除了早期开盘的价格仍有增值,后期开盘的项目,如今价格已有所回调或低于一手买入价。当然,超高层和中低层的去化时间也差别不多,“最关键是看价格有没有到达买家心理预期”。他说,目前广钢新城10楼以下和三四十层的房源每平方米单价,有着两三千元的价差。

深耕房地产行业数十年,广东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表示,在过往的销售中,超高层住宅的价格和买家呈“橄榄状”,两头尖,中间大,底层顶层的售价会相对便宜。

国家政策管控

作为一线城市,广深两地是国内摩天建筑排名前列的城市。

2009年,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桥梁、地铁工程、超高层建筑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超高层住宅从亮相之始,也受到坊间质疑。

2021年9月,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出席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超高层建筑数量最多和增长最快的国家,有6座建筑入选全球10大最高建筑。据初步统计,2018年至2021年,全国在建、拟建的超过250米的建筑多达166处,“这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问题、能耗问题、安全问题、环境问题,背离了新发展理念,需要从源头加强管控”。

从住建部官网追溯,国家最早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管控发文在2002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在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规模,特别要严格控制超高层建筑、超大广场和别墅等建设项目。但该举措在当年的房地产黄金时代下,未能明显遏制超高层的崛起。

直到2016年,一份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3228号提案中提出“刹住摩天大楼建设热”。这年7月,住建部如是答复:摩天大楼,或称超高层建筑,是一种高强度的开发方式,被认为可以最大限度地集约使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拓展城市空间,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矛盾。随着摩天大楼越建越多,社会各界对摩天大楼的认识越来越理性,其负面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比如摩天大楼由于建设和维护成本高、消防风险大、破坏城市风貌,以及常常被看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饱受诟病。

“研究认为,建设摩天大楼,反映出投资者和决策者对城市现代化、现代建筑文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认识不全面,不符合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应严格控制。”彼时住建部表示,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住建部正抓紧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对重要地区明确建筑高度限制等。

在此四年以后,2020年、2021年、2022年,从住建部,到国家发改委,都曾先后发文管控新建超高层建筑,作出比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各地审批80米以上住宅建筑、100米以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时,应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意见,以确保与当地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等。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之下,地方部门逐渐将限高政策落到实地。这或也意味着,一度占据城市封面的摩天住宅,今后或将成为时代的历史标本。

未来趋势

广州中原地产大沙头三马路分行店董叶景生介绍,最高楼层39层的海印东山100社区,这两年相继更换电梯。其表示,普通客户对老城区超高层住宅的居住舒适度没有太大关注,老城超高层价格相对坚挺。

黄韬认为,超高层是一个时代中的过渡,“比如香港、美国,也有像筷子似的住宅,虽然是地标,但看上去不够稳定。”黄韬表示不认同超高层住宅有好的居住体验。中国房地产迄今也就发展了几十年,在三五十年之后,超高层住宅不得不面对设备老旧、营运成本加剧等难题。

“以往国内的超高层住宅建设是有点过了。”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卓文分析指出,广州的土地是稀缺资源,当年出于土地集约节约使用而建设超高层,但也带来系列问题,“这也是超高层住宅需要检讨的”。其认为,房地产发展到现阶段,总结以往的经验,做一些调整是有必要的,超高层固然也有景观优势等,当下已需要有所取舍,适当降低开发强度,提高居住舒适度,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是较为积极的策略。

8月20日,广州举行土地推介会,相关部门人士表示,未来广州的土地容积率下调将是趋势。此前,广州的土地开发部门曾前往杭州、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考察。

由于前述城市是平原,广州作为岭南地区,用地紧张,靠近香港,以往借鉴了香港的节约土地模式,建了不少超高层住宅,“如今供应到一定程度上,就需要改善了”。

今年7月底,江苏省拟发布“限高令”,明令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住宅。而广州自8月下旬起,也陆续挂牌7宗容积率在2.0至2.5间的住宅用地。

“先是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再是解决吃好的问题。”相关部门人士指出,过往广州的供地模式解决了人们的居住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住好房的问题,响应中央提出推动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的要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