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当水喝 当心糖尿病肾病找上门
含糖饮料当水喝 当心糖尿病肾病找上门
酷夏来临,许多民众经常选择来杯冰凉的含糖饮料消暑解渴,但若是养成含糖饮料替代开水的饮用习惯,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等健康问题。台北慈济医院肾内科王奕淳医生分享了一个病例:38岁的阿俊,平时无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唯独喜爱高糖、高油的食物,每天都把含糖饮料当水喝。20多岁时就发现血糖偏高,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去年,阿俊出现双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医检查发现已经肾衰竭,需要通过血液透析维持肾功能。
王奕淳医生指出,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症,即使是年轻人也有可能患病。据统计,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每100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这一比例在过去几年持续增加。糖尿病会不知不觉地对身体各个系统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肾脏方面,可引发糖尿病肾病变,导致蛋白尿增加及肾功能下降,长期累积可能导致终末期肾病,需要长期透析治疗。
在台湾,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每7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引起的肾病。目前台湾已有超过8万人需要透析治疗,其中近一半是糖尿病相关。含糖饮料的主要成分多为精制糖、奶精及化学香料等,不仅热量高,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包括增加肥胖、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同时使血压、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肾病的患病风险。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的发生,王奕淳医生提供了以下三项建议:
足量饮水:肾脏需要水分来排除毒素及代谢物。夏季排汗量大,建议每日补充至少1500毫升的水分。但心衰竭、肝硬化或慢性肾病患者需要限制水分摄入,每日摄取量大约是每天的尿量加上500毫升。
减少含糖饮料摄入:以无农药的茶饮代替汽水、果汁等高糖饮料。建议选择“水多茶少”的淡茶,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草酸,每天茶饮次数不宜过多。逐步减少含糖量,以“无糖”为目标。
避免含磷饮料:慢性肾病患者应减少含磷饮料的摄入,以免高血磷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汽水、可乐含有无机磷,牛奶含有动物磷,这些饮料的磷在肠道吸收很快,需要避免;而咖啡及豆浆属于植物磷,在肠道吸收较慢,可以少量饮用。
王奕淳医生提醒,民众应养成常补水的好习惯,同时采取“减糖护肾”策略,以白开水或无糖淡茶取代含糖饮料,保持肾脏健康。对于透析患者,除了避免含磷饮料外,还需避免饮用杨桃汁,以防神经中毒导致意识不清。若担心自己患有糖尿病或肾病,建议至医疗院所进行抽血及验尿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含糖饮料的主要成分多为精制糖、奶精及化学香料等,不仅热量高且对身体多有伤害,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肾病的患病风险。
王奕淳医生看诊示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