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情后肺结节检出激增1.5亿人:是健康觉醒还是过度恐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情后肺结节检出激增1.5亿人:是健康觉醒还是过度恐慌?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3668851964128785

新冠疫情虽已平息,但一个数字却引发热议——我国肺结节高危人群已达1.5亿,每年新增病例超1000万-2000万例。这一现象让许多人陷入焦虑:“肺结节是否与新冠后遗症有关?”“查出结节就等于癌症吗?”事实上,钟南山院士明确指出,肺结节的激增主要源于两大原因:新冠后健康意识提升导致的CT检查普及,以及本就普遍存在的良性结节被更多发现。

肺结节高发的三大推手

  1. CT检查的“双刃剑”效应

疫情后,咳嗽、发热等症状促使更多人主动接受肺部CT检查。低剂量螺旋CT的普及(单次费用仅200元左右)和体检机构的推广,使得肺结节检出率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使用AI辅助的CT技术后,60%的受检者会发现肺结节。

关键数据:普通人群中,约30%-40%存在肺结节,其中仅5%可能为恶性。

  1. 新冠的“间接影响”

部分新冠患者康复后可能出现肺部炎症或纤维化,形成良性结节。但钟南山强调,新冠直接导致恶性结节的概率极低,更多是“疤痕”效应。

  1. 环境与生活方式隐患

空气污染、吸烟、职业暴露(如矿工、装修工人)及熬夜等不良习惯,长期损害肺部健康。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肺癌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5倍以上,而长期暴露于PM2.5超标环境的人群,肺结节检出率显著增加。

理性应对:从恐慌到科学管理

  1. 分清良恶,避免过度诊疗

95%的肺结节为良性,若结节直径<6毫米、边缘光滑、无分叶或毛刺,只需每年复查CT即可。盲目手术可能造成肺功能损伤,数据显示,20%-40%的肺结节切除病例为良性,存在过度治疗风险。

  1. 高危人群需早筛,普通人群勿跟风

肺癌高危人群(如吸烟≥15包年、年龄≥50岁、家族史)建议每年一次低剂量CT筛查;普通人群(尤其35岁以下)若无症状,无需频繁检查。

  1. 改善生活方式,筑牢“肺防线”
  •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吸烟是肺癌首要危险因素;
  • 减少空气污染暴露:雾霾天佩戴口罩,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 增强免疫力: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增加抗氧化食物(如蓝莓、西兰花)。

结语:健康焦虑的时代,如何“与结节共存”?

肺结节的暴增,既是医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公众健康意识觉醒的体现。但过度恐慌可能引发“医疗挤兑”——部分体检机构滥用CT检查,患者因焦虑要求切除良性结节,反而浪费医疗资源。钟南山院士呼吁:“关注不等于恐惧,科学筛查与理性心态同样重要。”

数据来源:钟南山院士采访、新民晚报、极目新闻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