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跟悬灸比,隔姜灸能 “ 以一当十”,为什么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跟悬灸比,隔姜灸能 “ 以一当十”,为什么呢?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1/21/4574160_1147320490.shtml

在艾灸界有一个说法:化脓灸跟隔姜灸比,可 “ 以一当十 ”。那么,如果隔姜灸跟悬灸比,同样也是“以一当十”。

在艾灸界有一个说法:化脓灸跟隔姜灸比,可 “ 以一当十 ”。那么,如果隔姜灸跟悬灸比,同样也是“以一当十”。

化脓灸虽然很厉害,但是太痛苦,相比而言隔姜灸却很温和,更令人容易接受!
另外,隔姜灸操作也比较简单,烟也相对的小,也能缩小治病时间。

隔姜灸为什么能“以一当十”?

因为在生姜的助力下,让艾灸的功效升级,生姜,这一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在中医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 ,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等多种功效。

当生姜与艾灸相结合时,为艾灸提供了新的力量,使其功效得到了大幅提升。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人体的健康依赖于气血的顺畅运行和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会阻碍气血的运行,使经络受阻,脏腑功能失调。

生姜的辛温之性能够驱散寒邪,使气血得以通畅。艾灸则通过温热刺激穴位,激发人体的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两者结合,生姜的药效与艾灸的温热之力相互协同,共同作用于人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悬灸相比,隔姜灸的温热刺激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能够实现更深度的渗透。在悬灸过程中,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虽然也能产生温热感,但这种温热刺激相对较为浅表,难以深入到人体内部。

而隔姜灸则不同,它通过姜片作为媒介,将艾灸的热量传递到人体穴位,姜片的存在就像一个天然的导热器,能够使艾灸的热量更加均匀、持久地渗透到皮肤深层。

隔姜灸的历史记载

关于隔姜灸,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就有明确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 ,详细描述了隔姜灸的操作方法。

此后,在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中也提到治疗痔疾时,“单用生姜切薄片,放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展现了隔姜灸在具体病症治疗中的应用。

清代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医学典籍中,同样对隔姜灸有着丰富的记载和阐述,进一步拓展了其治疗范围和应用方式。

真实案例分享

案例1:改善体质

隔姜灸肚脐以来,不那么怕冷了;夜尿少了;夜间虚热也明显好多了(所谓虚热是每在零点到五点之间总要被热醒,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过去后,又得盖上厚厚的被子);

甚至因胃寒以前不敢吃水果现在也可以吃点了;以前动辄出汗现在也明显好些了;以前夜里出虚恭(咳,干脆就说放屁得啦!)特别多,多的影响睡眠,现在基本没有了;

以前是加件衣服就热,减件衣服就冷(呵呵这可能就是李清照说的“最难将息”吧)现在也好多了。

我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与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等补火助阳的药物媲美而且更有优越性,就我个人而言,我用这两种药反而上火,弄不清什么原因,但用这个法就没上火,而且效果来得快还经济。

案例2:改善阳虚气虚

隔姜灸了整个夏天,感觉七窍都在往外冒寒气

我阳虚气虚,寒湿重,手脚一年都冰凉,非常怕冷。我回想可能跟生活习惯有关:喜欢晚上洗头,洗完不擦干就睡觉,爱吃冰淇淋。几十年都这样。加上过去上班作息不规律,工作耗得太厉害了,身体快垮掉了。

后来自己接触了中医,自己调养,去年艾灸了整个夏天,三伏那段时间自己天天隔姜灸,常明显地感觉到很多寒气从穴位、皮肤、七窍,只要开口的,都往外冒寒气,自己感觉像个冰窟窿。然后就是脸色,脸上有光泽了。

案例3:治疗腱鞘囊肿

上个月确诊为腱鞘囊肿。手肘无法动弹,医生说要动手术割掉,手术费5000元,用药1980元;我明白病因,即使是割掉,一样会因为我工作原因再长回来。

因此我决定用隔姜灸解决。老公帮我从囊肿周围开始灸,刚开始时没什么感觉,两分钟后,那种针刺的感觉很强烈。我忍不住泪水直流,三四秒过后,温温的好舒服,三天时间连续灸,整个手肘全起了大小不一的水泡,非常恐怖。

可是眼见着囊肿一天天的消下去了,我心里面很开心。起来的水泡到第3天用无菌针挑开,流了很多黄黄的水。

我没有灸穴位,只是用生姜片将肿痛的地方包围着灸,一天一次30分钟。灸了4次就消肿了。

隔姜灸的具体操作方法

准备材料

艾绒或艾柱、新鲜的老姜、牙签(针)

步骤

  1. 将生姜切片,厚度在0.2—0.5cm,大小可覆盖穴区即可;厚薄以自己对烫的承受能力为准,熟能生巧,先厚再薄。对于生姜的选择,应挑选新鲜、饱满、无腐烂变质的老姜。老姜相较于嫩姜,其辛辣味更浓郁,药用成分含量也更高,能够更好地发挥隔姜灸的功效。

  2. 用牙签(针)在生姜片上刺数个小眼,能让艾灸的热力及药力渗透下来。

  3. 取艾绒(艾柱),艾绒的话做成下面大上面尖,呈宝塔形。可先小再大;小柱燃烧时间短。

  4. 将生姜片放在穴位上,点燃艾柱开始施灸;万物疗法公众号提示初期每个穴位灸3-5壮,熟练后,慢慢增加。

施灸程度

以穴区局部出现潮红时为宜。在施灸的过程中,当你感觉穴区有灼痛感时,可以略微把姜片提起来,防止皮肤灼伤。

隔姜灸的适用病症

  1.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小孩冬天感冒;过敏本质就是阳气不足。多年老鼻炎采用隔姜灸是很有效果的,坚持调理甚至可以根治。

  2. 与虚寒有关的疾病,如寒性呕吐、腹痛、泄泻、早泄、不孕、痛经、风湿,包括皮肤冷痛、冻疮、各种皮炎等,通过隔姜灸,会大大减少冬季复发的可能。

  3. 隔姜灸与老风湿、老寒腿有关的疾病,无论是风湿性关节炎还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里面都统称为“痹证”,其原因主要由于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于经络、关节、肌肉,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的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为痹。

隔姜灸的禁忌人群

孕妇、皮肤破溃者、阴虚火旺者、高热患者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