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来临,医生建议风湿患者,除了防寒保暖,牢记每天“1不做,2不做”,赶快了解
寒冬来临,医生建议风湿患者,除了防寒保暖,牢记每天“1不做,2不做”,赶快了解
随着寒冬的到来,气温骤降,风湿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更大的挑战。研究表明,寒冷天气会引发关节疼痛、加重炎症,甚至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出发,为风湿患者提供冬季保健指南,帮助他们安全度过寒冷季节。
风湿性疾病与寒冷天气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寒冷气温会引发关节疼痛、加重炎症,甚至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一位60岁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冬天一到,她的双手关节就会变得异常僵硬,尤其是清晨起床后,关节肿胀和疼痛得厉害。她自己也知道,寒冷天气确实让她的关节更痛,但总觉得自己可以忍耐过来,直到有一天,她开始出现了手指灵活度显著下降的问题,甚至有时候难以握住杯子。
通过进一步检查,她被发现有关节畸形,且症状逐渐加重,医生告诉她,风湿性关节炎本身是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加重的,尤其是寒冷的环境,如果不做好保护,关节的炎症会加重,导致不可逆的损伤。那时她才意识到,除了防寒保暖,必须更加注意避免一些日常的行为,否则可能对自己的关节造成更大伤害。
对于风湿患者来说,寒冷的冬季不仅是痛苦的源头,还是加剧病情的催化剂,冬季天气寒冷时,人体的血管收缩,血液流动缓慢,尤其是末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关节周围的供血不足,进一步增加疼痛感。同时,低温还会引起关节僵硬,增加活动时的负担,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风湿患者冬季的关节症状会比平时更严重的原因,而对于这些患者,建议不仅仅是穿暖和,更多的是要做到“1不做,2不做”。
“1不做”,就是不做剧烈运动,冬天本身就寒冷,风湿患者的关节在寒冷的刺激下已经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如果还进行高强度、剧烈的运动,不仅会加重关节的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关节损伤。有一位患者,平时就有膝关节的风湿性疼痛,每到冬天就特别难受,她试图通过跑步来增强体力,结果不但没有缓解疼痛,反而让膝关节的肿胀更加严重,甚至引起了关节滑膜炎的加重。她本来应该适当减少运动量,选择轻柔的活动,比如散步、拉伸、瑜伽等,来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但她为了提高身体的耐受力,反而做了一些剧烈的运动,导致了病情的反复和加重。
再者,运动一旦过度,关节软骨极易遭受磨损,长此以往,关节功能会逐渐衰退,引发关节退化的隐患也会与日俱增。根据一项研究,很多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冬季会经历症状加重,而过度的运动和活动不仅没有带来缓解,反而可能导致关节的炎症反应和破坏。特别是那些以膝盖、肩膀、腰部等大关节为主的患者,长期剧烈运动不仅不能改善症状,反而会让这些关节的健康状况更差。
而“2不做”,其中之一就是不做长时间静止的活动,有一位患者,每到冬天,就喜欢在家里待着,长时间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或者趴在桌子前看书,几乎不活动。虽然她非常注意穿暖和,保持暖气足够,但这种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却给她的关节带来了很大负担。特别是膝盖和腰部,当身体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时,血液循环就像淤塞的河道,流速减缓、变得不畅,关节处的滑液无法充分润滑,关节僵硬,疼痛加剧。结果,她的膝盖不仅关节肿胀,活动时疼痛加剧,还伴随着腿部的乏力感,甚至连日常走路都开始感到吃力。关节的长期静止不仅使得其功能逐渐退化,而且还会导致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下降,最终增加关节的负担,所以,冬天虽然外面寒冷,但保持适度的活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天气寒冷,也建议风湿患者每天做些轻松的活动,比如轻松散步,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保持关节灵活度。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尤其是保持一种姿势不变,容易导致僵硬和疼痛。
“2不做”中的另一个“不做”,就是不做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冬季,许多风湿患者会因为关节的疼痛加剧而依赖止痛药或消炎药来缓解症状。然而,长期依赖药物,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副作用,比如肠胃不适、肝肾功能受损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药物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没有配合其他治疗方法,药物可能会掩盖症状,让病情继续发展,导致关节的不可逆损伤。实际上,风湿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需借助关节保护、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等手段,改善关节功能,减少炎症发生,防止病情加重。
寒冷的冬季对风湿患者来说,是一个需要格外关注的时期,每个风湿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适当调整生活方式,早早采取预防措施,才能在寒冷的冬季中保持健康、舒适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