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居易《夜闻歌者》: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居易《夜闻歌者》: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shiwen.cn/mingju/juv_7b97e37dee20.aspx

晚上停泊在鹦鹉洲,听到邻船歌者哀婉的歌声,诗人寻声而去,发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她泪如雨下,歌声凄切。诗人通过描写歌女的悲惨境况,表达了对她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借此抒发自己仕途不顺、被贬偏僻之地的凄凉心情。

诗歌原文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译文

晚上停泊在鹦鹉洲,秋天江上的月亮澄澈明亮。
听到邻船有人唱歌,歌调能使人愁煞。
唱完后便是低低哭泣声,不时抽泣哽咽。
寻着声音去寻找唱歌人,发现是个肤色如雪的妇人。
十七八岁的样子,独自倚靠着船帆。
泪水就像夜里珍珠,一直不停地掉落。
问她是哪家的女子,为何歌声如此凄切?
每次发问都让人泪流满面,她只是低头不语。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夜泊鄂州时,听到一位十七八岁女子的歌声而纪实成篇的。诗中描绘了一个面颜如花、貌美娇艳、背靠桅杆、手拨琵琶、愁绪犹如长江水奔流不息的女子。诗人真实地描写出歌女的悲惨境况,她们渴望像正常人一样过稳定生活,不仅需要应有的物质生活资料,更需要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同时,此诗也反映了诗人自己被贬江州的凄凉心境。诗中用语简练含蓄,处处体现一种含蓄之美,寥寥几笔似寻常,却能让人反复咀嚼、久久回味,读来感情真挚,哀婉凄凉。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