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澄江“小虫虫”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不再“高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澄江“小虫虫”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不再“高冷”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92390768_121620820/?pvid=000115_3w_a

提到“寒武纪”,你会想到什么?是一段地球地质年代划分中的一个时期,还是“大名鼎鼎”的三叶虫?

在云南省澄江市,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凝固了亿万年的生命历史,让5.18亿年前波澜壮阔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及海洋动物生命的发展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它就是澄江生物群,从发现启始,它已经走过了40年的保护发展之路。


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在帽天山西坡发现带软躯体构造的长尾纳罗虫化石,掀开了澄江动物群化石的神秘面纱。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委员会供图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生命的“大跃进”

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质年代,大约始于5.41亿年前,结束于4.8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爆发,各种各样的复杂生命形式突然出现在海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澄江生物群:揭秘生命演化之谜

澄江生物群的发现,为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1984年7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侯先光研究员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纳罗虫化石,这一发现揭开了澄江生物群研究的序幕。

澄江生物群的化石记录了5.18亿年前寒武纪早期的生物多样性,包括了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复杂的多细胞生物,从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到早期的脊椎动物。这些化石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保存极其完好,许多软体组织的细节都清晰可见,为研究古生物学和生命演化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从发现到保护:40年的历程

  • 1984年7月1日:澄江生物群于澄江帽天山被发现
  • 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24年5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如今,从昆明鱼到奇虾,从三叶虫到中华微网虫,澄江生物群正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激发着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无限热爱,也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更加具体而生动的方式深入人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