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已入夏!还在等待春天的北方小伙伴一脸惊诧……|温度记·探真
广东多地已入夏!还在等待春天的北方小伙伴一脸惊诧……|温度记·探真
3月30日,广州正式官宣入夏,成为今年最早入夏的省会级城市之一。而此时,北方多地还在等待春天的到来。这种南北季节差异,引发了人们对入夏时间的关注。
在广东,送走春分才不久,一夜熏风入夏来。随着近期气温持续走高,广东多地加入入夏进程。就在今日(3月30日),广州正式官宣入夏了。据统计,广州常年入夏时间是4月16日,而今年广州迎来自1961年以来最早的“气候入夏日”。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入夏早晚不同,夏季长短亦不同。那么,常年来看,我国哪里入夏早,哪里入夏晚?何处炎夏漫长,又是何处酷暑难耐?
广东多地已官宣入夏
根据最新版“气候季节划分”标准,连续5天的5日滑动平均气温序列≥22℃,则以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作为夏季起始日。
对于广州此次迎来最早“气候入夏日”,不少网友都感慨“太早了吧”。
其实,除了再次创下“最早入夏”纪录,官宣入夏之前的昨晚,广州还开启了今年首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不仅大雨倾盆,广州部分地区还出现冰雹,番禺区3月29日19:07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而在今天之前,今年广东已有多地官宣入夏。据@佛山天气,佛山于3月29日正式宣布入夏。据悉,佛山连续5天的5日滑动平均气温≥22℃,对应气温序列中第一个≥22℃的日期为夏季起始日,也就是说3月22日正式进入夏季,较常年(4月9日)入夏偏早18天。据@东莞天气,3月22日东莞符合入夏标准。据@中山天气 ,今年中山于3月23日正式进入夏季。据@江门天气 ,江门已于3月22日入夏,较往年(4月9日)偏早18天。此前,据@广东天气 消息,截至3月25日,湛江、茂名部分市县已经入夏。
北方往往先迎立夏再入夏
“忽惊夏向明朝立,便恐春从此地更。”对于立夏时节,古人用很多诗词专章描绘。据1991年至2020年气象数据统计发现,立夏节气期间,我国夏季版图会迅速北扩。立夏前,我国春季范围达到鼎盛,除海南、广东、广西、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福建等地入夏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仍是春季。
进入立夏节气,春的范围缩减,蛰伏已久的夏开始大举向北推进,夏天的脚步从华南、江南中部等地一路北进,越过长江,最北能抵达华北中部地区。然而事实上,立夏节气到来并不代表着气象学上真正入夏。立夏是从天文学角度来划定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把立夏节气的到来作为夏季的开始。而在气候学中,夏季是指春季过后气温上升到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22℃以上的时段。而立夏节气时,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到20℃。
比如,距离立夏时节尚有一个多月之久,广东多地已入夏,而对于北方多地,先迎立夏再入夏。大城市中,长沙、武汉、南京、合肥、郑州、济南、石家庄、天津、北京等地往往在立夏时节入夏,而更北的呼和浩特、兰州、沈阳、哈尔滨等地要到6月才陆续进入真正的夏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副教授江晓东说,气象学中夏季开始的标准,是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立夏节气来临时,我国只有南岭以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南部才处于夏季。
入夏步伐越来越快?
现代大数据显示,不止今年,近50多年我国夏天来得越来越早。以去年为例,入夏进程相比常年略偏早。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介绍,去年5月9日时,我国华南大部、云南大部、湖南东部、江西大部、湖北东南部以及重庆部分地区已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季。除了新疆局地、内蒙古东部、青海和西藏高海拔地区还处于冬季,其他地区都处于春季。
以6月中旬为例,1971年至2000年平均的夏季前沿刚抵达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仅有辽宁中部进入夏天;到了1991年至2020年,夏季范围明显扩大,囊括了辽宁西部、吉林西部以及黑龙江部分地区,而且云南、四川、山西、河北以及内蒙古等地的夏季范围也有所扩大。从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情况来看,对比1971年至2000年和1991年至2020年平均数据,南昌、重庆、银川、天津等地的夏天提前幅度超过10天,杭州、长沙、武汉、南京、太原等地提前5天以上,石家庄、郑州、合肥等地的夏天也都有提前的趋势。“监测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2000年之后,入夏时间都呈现出波动提前的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夏季变得更早到来、时间更长。”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胡啸说。
夏天来得早意味着会更热吗?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邬锐介绍,这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夏季气温是否偏高主要还是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气候的预测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撑和持续的监测才能更准确。”
哪些地方最早开启夏之初体验?
根据1991年至2020年省会级城市的入夏日期统计,从常年数据来看,除无夏区以外,我国华南、西南、江南地区最早开启夏之初体验。全国入夏最早的省会级城市为海口,往往在3月就投入夏季怀抱;其次是南宁、广州、重庆、南昌,一般在4月完成春夏转换。常年5月是全国入夏最集中的时间,北京、上海、成都、长沙、武汉、杭州等14个省会级城市会陆续开启入夏进程。入夏较晚的地方大多出现在西北、东北等地,像兰州、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常年6月下旬才会迈入夏天门槛。
这些地方还未入春
当广东开始拥抱夏天之时,北方多地还在感慨“春天的脚步近了”。3月中旬以来,我国中东部的持续大回暖,助推春之脚步迅速北扩,跨越淮河来到长城脚下,北方不少地方提前入春。按照《气候季节划分》(GB/T 42074-2022)标准:依据当年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在首次连续5个满足大于或等于10℃的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9天)中,按第一个大于或等于10℃的日期作为春季起始日。从最新全国入春进程图来看,截至3月20日,春季的版图已十分可观,几乎与冬季持平,春季最前沿已经抵达长城脚下。除了南方大部,京津冀、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也已纳入春的怀抱。
常年3月,是我国入春最集中的一段时间,此时往往有15个省会级城市完成冬春转换。3月上旬,成都、长沙、武汉、杭州等地率先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3月中旬,贵阳、合肥、南京、上海、郑州、西安等地迈入春天的门槛;3月下旬,华北、黄淮一带的石家庄、济南、北京、天津等地也投入春的怀抱。“今年华北、黄淮一带的入春时间较常年明显偏早。”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表示,3月9日至11日,郑州、济南、石家庄陆续入春;随后,北京、天津也于3月13日入春。常年华北、黄淮一带的入春时间在3月下旬,今年偏早明显,其中济南、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偏早十天以上。
无论旎旖春光,还是蓬勃夏日,物候更迭除了告知岁月的推移,也提醒人们做好养生防护,珍惜美好时光。
(参考资料:中国天气网、@广东天气、@广州天气、光明网、广州发布微信公号、广州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网、大河报·豫视频、人民日报、封面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