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何中国过后,全世界再无工业国?中国工业化奇迹靠的不止是运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何中国过后,全世界再无工业国?中国工业化奇迹靠的不止是运气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OCHFPUI0511HPU4.html

中国用了不到7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数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路程,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这种工业化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几乎为零,仅占世界工业生产的0.3%。但中国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通过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更实现了令全球瞩目的工业化奇迹。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进程按下了“快进键”。利用廉价劳动力和庞大的人口资源,吸引了大量外资,推动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为“世界工厂”。更在2010年逆袭成为全球造业第一大国,全球消费者几乎每天都在接触中国制造的产品。

这种工业化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全球发展中国家众多,期望学习模仿中国模式的也很多,但却没有一个真正实现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奇迹。

不能因为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不来,就否认中国在工业化发展上的巨大付出和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巨大。贡献率在2013年至2017年间曾超过28%,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而这背后绝不是一句幸运所能概括的,实际上与新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后借助制造业发展,不断提升制造业升级和科技发展实力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和苏联援助,逐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阶段,基础工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虽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发展心切,我国也走过“大炼钢铁”等发展弯路,但正是这样的一系列挫折教训,加上最初工业化奠定的基础。让我国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实现了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但我国并没有沉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轻工业生产。

而是不断跟随全球产业链升级的脚步,通过经济特区、工业园区等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并推动产业升级,让中国低端制造向高技术和创新驱动型产业转型。虽然其中也有阵痛,但我国并没有停下脚步。同时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让政府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而这些都是其他国家学不来的制度优势。

如今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产业水平,还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项目,推动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产业链优化升级。

虽然其他国家难以复制中国成功的工业化“奇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仅仅只有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基础,而在基础设施、供应链、政策支持和技术能力等方面,与中国发展存在巨大差距,从而很难实现真正的工业化。

参考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国际视域下新中国70年工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探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