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酒态之王绩
诗人酒态之王绩
王绩是隋朝末年唐朝初年的诗人,以嗜酒闻名。他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亲戚关系,但他的诗歌成就并不逊色于王勃。王绩一生与酒结缘,他的仕途、生活乃至诗歌创作都深深打上了酒的烙印。
仕途一路都为酒
王绩的哥哥王通是隋末大儒,知道弟弟行为放纵,从不干涉他的生活。王绩因孝悌廉洁被举荐为秘书省正字,但因不喜欢在朝中任职,请求外调为六合县丞。然而,他又因嗜酒而被弹劾免职。回到家乡后,他与隐士仲长子光为邻,两人虽不能言语交流,但以酒相交,十分欢洽。
后来,唐高祖武德年间,王绩被召入门下省待诏。当时规定官员每天可领取三升酒,王绩直言自己只贪恋美酒。侍中陈叔达得知后,特许他每天领取一斗酒,因此获得"斗酒学士"的称号。
贞观初年,王绩因病离职,后又复职。他之所以复职,是因为太乐署史焦革家善于酿酒。王绩请求到焦革处任职,虽不符合常规,但最终如愿。焦革去世后,其妻继续为王绩送酒,直到她也去世。王绩认为这是上天不让他畅饮美酒,于是再次辞官,回家后自己酿酒。
王绩饮酒五斗而不乱,无论贵贱,只要有人请他喝酒,他必定前往。好友杜之松任刺史时请他讲礼学,他却以不愿放弃美酒为由拒绝。杜之松只好时常送酒肉给他。
公告天下自爱酒
王绩生前为自己撰写墓志铭,其中特别强调"以酒德游于乡里"。他还模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写了一篇《五斗先生传》,明确表示自己无论贵贱,只要有酒必往,往必醉,醉则就地而眠,醒则继续饮酒。他还创作了《醉乡记》《酒赋》《独酌》《醉后》等作品,以及《酒经》《酒谱》等专著,充分展现了他对酒的热爱。
句句诗意都向酒
王绩的诗歌以酒为主题的作品尤为出色。例如《过酒家五首》中,他坦白自己经过酒家必喝到尽兴,甚至不惜一贫如洗。《题酒店壁》中写道:"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完全展现了酒鬼的本色。
王绩的诗歌虽然不如王维那样精致凝练,但在唐代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酒诗不仅展现了个人性情,也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