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陆战队MQ-9无人机加装新型电子战吊舱,可变身频谱“黑洞”
美海军陆战队MQ-9无人机加装新型电子战吊舱,可变身频谱“黑洞”
为了使其MQ-9“死神”无人机小型机队在与中国这样匹敌作战中保持优势,美国海军陆战队为MQ-9增加了一个新电子战吊舱,旨在帮助其成为频谱“黑洞”,对抗敌方传感器的探测,同时为该地区的友军提供支持。
7月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Eric M. Smith)在布鲁金斯学会论坛上就“兵力设计”主题开展讨论时表示,电子战吊舱“可以模仿,我会小心一点,它可以模仿它检测到的发送给它的东西,然后将其转过来再发回来……因此它变成了一个洞。一个'黑洞’。它几乎无法被检测到。”
海军陆战队MQ-9“死神”无人机的右翼下挂载新电子战吊舱系统(图源:美国海军陆战队)
埃里克·史密斯在后来补充表示,“死神”防御电子支援系统/可扩展开放式侦察架构 ( RDESS/SOAR ) 吊舱让MQ-9“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从敌方雷达上消失”,但由于这是一种机密设备,出于安全原因他拒绝详细说明。感知敌方雷达辐射并向接收器发送虚假信号是电子战的核心要素,许多此类系统可能都具备这种能力。
RDESS/SOAR最初于2021年由美国空军进行了测试,但直到本次活动上才听到有关该吊舱的更多信息。目前尚不清楚海军陆战队何时首次部署它。
早在2021年4月,在美国空军、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 (GA-ASI) 和L3Harris联合努力下,空军第26 武器中队 (WPS) 的机组人员首次驾驶配备RDESS的MQ-9。据悉,那次飞行与同期在欧洲进行的“先进战斗管理系统” (ABMS) 演示验证同时进行。
据制造该吊舱的通用原子(GA)公司称,RDESS是一种广谱无源电子支援 (ESM) 有效载荷,旨在从防区外范围收集和定位感兴趣的信号。有了它,MQ-9“死神”无人机将成为一架功能更加多样的侦察机,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进行电子传感,以提供高质量的情报,同时还能安全地远离友军或国际空域。飞行是通过远程分离操作完成的,这使得第26飞行支援中心既能在美国境内驾驶飞机,又能控制RDESS有效载荷,而MQ-9则在欧洲飞行。这使其能够收集足够的战场数据,以更好地推动决策,同时远离某些类型的敌方防御,能够生存下来。
挂载RDESS/SOAR吊舱的MQ-9“死神”无人机效果图(图源:通用原子公司)
此外,该飞机还携带了一个高容量固态数字记录器,以收集多光谱瞄准吊舱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于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
GA-ASI国防部战略发展副总裁小李德( JR Reid)当时表示:“MQ-9继续展现其强大的灵活性。能够操作和传播从MQ-9搭载的先进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是其在大国竞争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基础。我们在AI和ML方面的努力正在进一步推进MQ-9的自主能力,这将大大增强其在有争议的电磁频谱作战期间的任务弹性。”
SOAR是L3Harris公司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推出的突破性新型情监侦(ISR)解决方案,它将业界领先的全波段信号情报 (SIGINT) 功能与中空长航时MQ-9B“死神”无人机机翼挂载吊舱相结合,为ISR领域的作战人员提供无与伦比的选择。SOAR为MQ-9应对新作战领域威胁的作战提供了重大的任务扩展,并为无人驾驶飞机系统开辟了新的维度。
MQ-9“死神”无人机机翼下可携带重达634磅(约287千克)的SOAR吊舱,该吊舱由通用原子公司和L3Harris公司联合研发。它是基础型SOAR)吊舱的变体,根据通用原子公司网站的信息,其主要优势包括:实现对敌方通信和雷达发射器的远程持续监视;实现协同收集和目标利用能力;具有实时采集和机载存储功能,可用于任务后分析;实现真正的多情报目标实时识别和跟踪。任务集包括:敌方战术战斗序列更新;战略远程电子侦察。
通用原子公司和L3Harris公司制造的可扩展开放式架构侦察 (SOAR) 吊舱渲染图(图源:通用原子公司)
尺寸:125英寸 x 29英寸 x 25英寸(317.5厘米 x 73.7厘米 x 63.5厘米)
重量:634磅(287.6千克)
功率:28 VDC,2.3千瓦
海军陆战队在使用MQ-9“死神”无人机方面起步较晚,这种无人机已被空军和中央情报局使用了近二十年。海军陆战队于2018年开始使用从通用原子公司租借两架MQ-9。2020年底,海军陆战队获得授权购买首批两架MQ-9A Block 5增程型“死神”无人机。与体型小得多的传统RQ-7“影子”(Shadow)和 RQ-21“黑杰克”(Blackjack)无人机相比,MQ-9提供了巨大的能力提升。到2025年,海军陆战队计划部署18架“死神”无人机。
2024年6月20日,美国海军陆战队挂载新电子战吊舱的MQ-9A MUX/MALE无人机在夏威夷卡内奥赫湾海军陆战队航空站执行首次卫星通信 (SATCOM) 起降 (SLR) 任务期间滑行进入航线(图源:美国海军陆战队)
增加RDESS/SOAR吊舱继续发挥海军陆战队对MQ-9“死神”无人机适应性的优势,迅速将其从猎杀无人机重新配置为传感平台。其目标是更好地支持部署在中国武器交战区内作为后备部队的新濒海战斗团。这些部队旨在“闭合海上通信线路”,以防与中国爆发冲突。埃里克·史密斯在本次论坛活动中表示,MQ-9“死神”无人机将为濒海战斗团团提供“感知和理解能力”,这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根据2022年海军陆战队航空计划,美国海军陆战队将使用MQ-9A“和一套附加吊舱来支持海军陆战队濒海战斗团作为后备部队。该飞机将提供情报、监视、侦察和瞄准 (ISR-T),并执行其他任务,例如海上领域感知 (MDA)、机载网络扩展 (ANE)、机载预警 (AEW) 和电子支援 (ES)。”
此次大范围重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经历了20年的沙漠和山区战斗后,试图回归传统海军陆战队本源的努力的一部分。埃里克·史密斯曾担任上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大卫·伯杰(David Berger)上将的助理司令官。继任以来,他正在执行后者的变革概念,最初称为“兵力设计2030”。埃里克·史密斯上任后,将名称缩短为“兵力设计”,以免将计划限制在目标日期。
在论坛活动中,埃里克·史密斯解释说,MQ-9“死神”无人机将为海军陆战队提供完成这一目标所需的传感范围,并在必要时从遥远的地方进行作战。他说:“如果你被对手击败,那么在感知和打击方面,你就没有价值了。你必须能够远距离感知。你必须能够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你必须能够在整个战场上与联合部队共享这些数据,这就是我们的MQ-9如此重要的原因。”
在机头下及机翼下挂载光电侦察、新电子战吊舱的MQ-9渲染图(图源:通用原子公司)
美军认为,能够几乎不被发现地行动将极大地有利于MQ-9“死神”无人机在与中国的战斗中的优势。美军的中空长航时 (MALE) 无人机于2000年代中期首次部署,几乎只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索马里、红海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允许空域飞行。即使在那时,它们也不是无懈可击的。在目前针对航运的行动中,胡塞武装至少击落了四架无人机,其中仅5月份就击落了三架。
美军认为,与对抗胡塞武装相比,MQ-9“死神”无人机将面临中国更强大的防空和传感能力,这使得这些行动缓慢、大型特征无人机变得脆弱。
总体而言,缺乏低可观测特征(隐身)和更高性能的无人机(如“死神”或RQ-4“全球鹰”)在未来的高端冲突中被视为极易受到攻击,尽管它们仍可以在远离前线的地方执行支援角色。这使得MQ-9“死神”无人机被一些人视为未来主要战斗中几乎过时的无人机,但有些人不同意。通用原子公司一直在努力开发可以帮助MQ-9在任何战斗中继续发挥作用的解决方案。海军陆战队显然不认为情况如此,至少在这种多功能电子支援措施/情报和电子战吊舱的帮助下是这样。在该系统的帮助下,MQ-9“死神”无人机不仅能够在半竞争空域生存,而且还能作为该地区更强大力量的推动者,提供电子战支援和有关敌人电子作战序列和通信的关键信息。
L3Harris公司网站上关于SOAR吊舱的剖面解析图(图源:L3Harris)
MQ-9“死神”还可以携带自卫吊舱,更适合对抗直接、近距离威胁。这些吊舱可以与RDESS/SOAR结合使用,进一步提高生存能力(详情可参阅防务菌此前推送:【远望防务映像】MQ-9系列无人机自卫能力演示验证)。
最重要的是,部署RDESS/SOAR是朝着多样化和分散美国海军陆战队建制电子攻击能力迈出的又一步。近十年前EA-6B“徘徊者”飞机退役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建制电子攻击能力严重削弱。许多系统,包括“勇敢的虎”II和F-35的先进电子情报和电子战套件,都有助于填补海军陆战队电子战方面的某些空白,并提供全新的建制能力。目前正在测试的新系统,尤其是XQ-58“女武神”等更先进、生存力更强的无人机,有望为海军陆战队提供更先进、穿透力更强的电子战支持。
L3Harris公司网站上关于SOAR吊舱下一步发展的介绍(图源:L3Harris)
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押注其新吊舱将有助于保护携带它们的无人机,以便它们能够提供在广阔的太平洋上作战所需的远程、持久的传感能力。美军认为,如果当前的紧张局势演变为武装冲突,中国将为这一赌注的结果提供答案。
参考信源:
1.https://www.ga-asi.com/ga-asi-further-expands-mq-9-mission-capability
2.https://www.ga-asi.com/multi-mission-payloads/soar-pod
3.https://www.ga-asi.com/all-capabilities/scalable-open-architecture-reconnaissance
5.https://news.usni.org/2023/08/08/first-marine-corps-mq-9a-reaper-squadron-now-oper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