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脑血管急症预防全攻略:10条关键知识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脑血管急症预防全攻略:10条关键知识点,关键时刻能救命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61918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在寒冷的冬季,这种疾病更是如影随形,肆意夺走生命。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心脑血管急症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发病特点、高发原因、预警信号、黄金抢救时间以及预防方法等。

主持人: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丁翎

大家好!有种疾病影响着3.3亿中国人的健康,每到冬季,它便如影随形,肆意夺走生命。这种疾病占疾病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

我们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损失,众多杰出的院士与名人在寒冷的冬季因为这种疾病的突发相继离开了我们。其中2024年冬季近10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先后离开了我们。然而2025年才刚刚启程,就传来一则又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有数位名人包括院士在这个冬季相继到站,年纪最小的不过26岁。

你是否意识到,这种疾病——心脑血管急症,已成为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疾病的发病年龄正在显著降低。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生活中,心脑血管急症如同一颗无形的定时炸弹,潜藏在我们身边。当你看到身边的人突然出现胸痛、头晕或肢体无力时,心中是否会猛然一惊?这些可能是心脑血管急症的前兆,它们的危害性不容小觑。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

想象一下:在一个平常的家庭聚会中,亲密的朋友突然倒下。在这一刻的慌乱中,你是否会知道如何正确应对?是选择惊慌失措,还是冷静处理?掌握心脑血管急症的应对知识,不仅能挽救生命,更能在危急时刻给予他人莫大的支持与帮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个关乎生命的话题,了解如何识别和应对心脑血管急症,成为守护身边人的英雄!

主持人:中国医科大学 马铭阳

根据《202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已达到3.3亿。无论性别,50岁以后,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率显著上升。那么,形势究竟有多严峻呢?全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

这种疾病随着冬季的来临,寒冷的气温和干燥的空气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更潜藏着威胁我们健康的隐患——心脑血管急症。

在这个气候寒冷的季节,我们的心血管系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研究显示,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这不仅仅是气温骤降的简单影响,更与血压升高、血流变慢及户外活动减少密切相关。

当寒风凛冽、温度骤降时,一些原本健康的人们却因为缺乏足够的预防意识,成为了心脑血管急症的牺牲品。为此,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加强自身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调节饮食、增加锻炼、保持心理平衡以及及时识别症状,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及身边人的生命安全。

在这个冬季,让我们共同学习如何筑起强大的防线,防止心脑血管急症的侵袭,保障家庭的温暖与健康!

初桐菲:陈老师好!

请问1心脑血管急症引发的意外(猝s)有何特点?

陈思娇教授:好的。

近年频发猝S事件盘点:

(1)猝S者年龄:趋于年轻化

  • 23岁拼多多员工2020年末凌晨1:30下班后猝死
  • 25岁演员孙侨潞聚会时2021年初心梗猝死
  • 27岁浙江小伙2020年打篮球时猝死
  • 31岁湘雅医院肖育众医生2019年晕倒猝死实验室
  • 32岁同仁医院王辉医生2019年在家里突然心脏骤停
  • 36岁演员黄鸿升2020年倒地猝死在浴室里
  • 40岁安徽章琦医生2021年上班途中猝死

(2)猝S者职业:从演员、运动员、白领、IT男、到大学老师和医生等

  • 货车司机45岁2021年车内心脏性猝死
  • 演员42岁黄民安参加活动2021年时突然猝死
  • 运动员60岁一代球王马拉多纳2020年心梗猝死
  • 作家写手39岁赖宝2020年工作中猝死
  • 医生41岁河南县医院李晓宁2020年心梗猝死
  • 大学教授42岁林肇宏2020年加班过度跑步时心脏性猝死
  • 高级白领47岁上海商汤员工2020年健身房意外猝死
  • 程序员36岁华为员工2021年猝死家中
  • IT男36岁张斌2015年因劳累过度猝死在酒店马桶上

(3)猝S的时间:凌晨、过劳熬夜

  • 晚自习至凌晨哈工大学生2020年心脏性猝死
  • 连续3天熬夜女学生(四川)2019年心脏性猝死
  • 通宵因玩电脑游戏大学生2013年宿舍心脏性猝死
  • 熬夜加班44岁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 2016年心梗猝死
  • 熬夜28岁网易女编辑2016年熬夜劳累猝死
  • 凌晨46岁著名笑星高秀敏2005年突发心梗猝死

(4)猝S时的活动:高强度工作、聚会过量饮酒、剧烈运动、大便干燥用力排便以及桑拿等等

  • 35岁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死于“心源性猝死”。
  • 高强度工作2020年59岁最美机长贺中平突然晕倒猝死
  • 聚会时2021年25岁演员孙侨潞心梗猝死
  • 打篮球时2020年40岁江西朱绍琼医生猝死
  • 奔跑时2019年35岁演员高以翔突然倒地心脏性猝死
  • 健身中2019年一名医学生健身房突发心脏性猝死
  • 用力大便时2006年72岁相声大师马季马桶上突发心梗猝死
  • 桑拿中2005年66岁特型演员古月桑拿浴池中突发心梗猝死

马铭阳:陈老师好!

请问2为什么寒冷的冬季心、脑血管急症容易发病?

陈思娇教授:好的。

为什么在冬天心、脑血管急症高发?身边的人尤其中老人就会接二连三地逝去?

(上图 中国医科大学 2023级初桐菲 原创绘制 )

第一,低温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冬天的低温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头号杀手。

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增加2%。

第二,特别有动脉硬化基础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

老人,因为气温骤降,血管很容易痉挛和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甚至引发心梗、中风等致命情况。

第三,冬季天气干燥,呼吸道疾病易发,会消耗大量水分,血液黏稠度增加,更

容易形成血栓。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第四,中老年人在冬季发生低体温综合征(机体受寒冷刺激,体温降至35℃以下为) 其死亡率高达70%左右。

(上图 中国医科大学 2023级初桐菲 原创绘制 )

初桐菲:陈老师好!

请问3心血管急症都有哪些症状(预警信号)?如何快速的识别??

陈思娇教授:好的。

依据下述(1)典型症状 或(2)不典型症状 或(3)风马牛不相及症状

可以快速识别并迅速120急救送往最近处医院。

(1)心梗典型症状——预警信号: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2)不典型症状——心绞痛、心梗预警信号: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3)风马牛不相及症状: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马铭阳:陈老师好!

请问4脑血管急症预警信号?如何快速的识别??

陈思娇教授:好的。

(1)急性脑卒中预警信号:

典型症状:面部不对称、一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

不典型症状:突然视力模糊、头痛或眩晕、平衡丧失。

(2)120快速识别法则

(上图卒中“120”法则 中国医科大学 2023级初桐菲 原创绘制 )

初桐菲:陈老师好!

请问5为什么心血管急症需要绿色通道2小时之内抢救?

陈思娇教授:好的。

根据心肌梗死后1-2小时病理显示心肌凝固性快死(见下图),心肌细胞坏死几乎不可逆,所以绿色通道2小时之内抢救。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马铭阳:陈老师好!

请问6为什么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是4.5小时?

陈思娇教授:好的。

脑卒中发生后,脑细胞会迅速遭受不可逆损伤。在血管未恢复通畅的情况下,脑细胞每分钟约有190万个死亡。因此,时间至关重要,突发脑卒中时,越早发现和治疗,预后效果就越好。数小时内:如果未能在快速响应和医疗干预的情况下恢复血流,新损伤的范围会继续扩大,导致更广泛的脑组织死亡

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黄金时间窗”是4.5小时。因为在此期间,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否则,静脉溶栓的效果会降低,副作用增大,出血风险也会增加。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高思琪 赵诗阳 原创绘制 )

初桐菲:陈老师好!

请问7为什么心脏骤停急救时间4分钟?

陈思娇教授:好的。

心脏骤停急救的“黄金4分钟”概念是因为在心脏骤停发生后,人体的重要器官如大脑在几分钟内就会开始因缺氧而受损(见下图)。具体来说,心脏骤停后的早期4分钟内,及时的心肺复苏(CPR)和可能的除颤操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为医疗专业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超过这段时间,患者可能会遭受不可逆的脑损伤或死亡。因此,珍惜并把握这关键的4分钟,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马铭阳:陈老师好!

请问8猝死前究竟有没有前驱症状可以预警的?

陈思娇教授:好的。

答案是肯定的!有,绝对的有,只是你没有注意罢了。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丁翎:陈老师好!

请问9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陈思娇教授:好的。

(上图中“120”法则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原创绘制 )

亲爱的家人,请进行测试(长按下面二维码)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可以预警。

亲爱的家人,今天您学会了吗? 下期再见!


联合出品:科普辽宁-中国医大一院 科普基地

本文撰稿:

中国医大一院 陈思娇

中国医科大学 马铭阳初桐菲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 丁翎

本文审稿:中国医大一院/辽宁老年大学 陈思娇

本文绘图:中国医科大学 初桐菲

通用绘图:CMU科普园 医学生团队

修改于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科普辽宁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医声丨中国医大说科普——请您一定收藏并测试:心脑血管急症预防10条》

阅读原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