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颗粒捕捉器:原理、必要性与再生机制全解析
汽车颗粒捕捉器:原理、必要性与再生机制全解析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颗粒捕捉器的普及,相关政策也鼓励使用这项新技术。它不仅能减少尾气排放,还有助于保护环境。那么,你了解颗粒捕捉器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重要的汽车环保装置。
什么是颗粒捕捉器
很多人对颗粒捕捉器并不太了解。简单来说,颗粒捕捉器就像是给发动机排气戴了一个“口罩”,专门用来过滤微小的固体排放物。虽然它能有效净化尾气,但也很容易堵塞。当颗粒捕捉器堵塞时,轻则导致动力下降,重则使油耗升高。一旦颗粒捕捉器指示灯亮起,就需要执行主动再生程序。通常的做法是让车辆保持高转速(时速大于80公里/小时、松开油门)行驶一段时间(一刻钟到半个小时),以达到工作温度。
为什么安装颗粒捕捉器
汽车尾气中包含四种有害物质: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非甲烷烃和细颗粒物。前三种气体可以通过三元催化装置降低污染物排放,而细颗粒物(即我们常说的PM2.5中的“PM”)则只能通过颗粒捕捉器来解决。因此,为了使汽车排放更符合环保标准,安装颗粒捕捉器是必然的选择。
颗粒捕捉器的再生
所谓过滤器的再生,是指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长期工作中,捕捉器里的颗粒物逐渐增加会导致发动机背压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性能。因此,需要定期除去沉积的颗粒物,恢复DPF的过滤性能。捕捉器的再生主要有两种方法:
主动再生:通过外界能量提高捕捉器内的温度,使微粒着火燃烧。当捕捉器中的温度达到550℃时,沉积的颗粒物就会氧化燃烧。如果温度达不到550℃,过多的沉积物就会堵塞捕捉器,这时就需要利用电加热器、燃烧器或改变发动机操作条件等外加能源来提高DPF内的温度,使颗粒物氧化燃烧。
被动再生:通过使用燃油添加剂或催化剂来降低微粒的着火温度,使微粒能在正常的柴油机排气温度下着火燃烧。添加剂(如铈、铁和锶)需要以一定的比例加入燃油中。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剂过多会影响DOC(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的寿命,而过少则可能导致再生延迟或再生温度升高。
总结来看,颗粒捕捉器的使用不仅响应了国家环保政策,还有助于减少雾霾,让人们能够健康生活。你对颗粒捕捉器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