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政商跨界奇才范蠡:从治国到经商的智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政商跨界奇才范蠡:从治国到经商的智慧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01/09/84362020_1125007260.shtml

春秋战国时期,能人辈出,范蠡便是其中一位横跨政商两界的奇才。他不仅辅佐勾践灭吴复仇,还三次经商成巨富,被后人尊为"财神"之一。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能人辈出的时代,大名鼎鼎的人物数不胜数,包括孔子、老子、孙子、管仲、商鞅、墨子、孟子、庄子、屈原等等。这次偶然了解到一位横跨政商两界的奇人 — 范蠡。此人不能算是大思想家,但是确实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实干家,将自己的才学用在了治国安邦、聚财散财,活得明白通透。他在商业方面的奇才使他被后人供奉为“财神”之一。

这次读到的《范蠡传》是作者从各种史料中挖掘并揉合艺术笔法,既客观严谨又不失小说的生动情节,更具有历史的思辨视角,读起来一气呵成。他能在政商两界都能做得出色,古今中外确实屈指可数。读完此书后,笔者体会到其实成功的实干家和操盘手都有很多共性,在此简要总结和归纳一下:

通晓哲学

范蠡生在一个百花齐放、思想爆炸的年代,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对他的影响很大。另外,春秋时期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进化的时期,范蠡总结和发展了春秋时期自然观方面的唯物论观点,对自然界的运行变化体现为“天道”和“地道”。天道体现为“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关于地道,他说:”节事者与地。唯地能包万物以为一,其事不失。生万物,容畜禽兽,然后受其名而兼其利。美恶皆成,以养其生。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总体来说,范蠡认为,大地生养万物有其客观规律,根本不体现神的意志。

相信和掌握周期

对于大多数成功的操盘手,对周期的认识和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大到对国家运势的判断,小到对天气气候对农业收成的影响。吴越之争,勾践经常急于进攻,但是范蠡对国家运势有自己的判断,成功辅佐勾践灭吴复仇。勾践一开始误判形势,不听范蠡劝阻出兵,兵败夫椒,在范蠡的极力劝说之下忍辱成为吴王夫差的人质。范蠡亲自陪同勾践在吴国受尽折磨,三年后终于通过各种手段赢得了吴王的赦免回到越国,得以开始实施复仇计划。之后的十年,范蠡尽心经营着越国同时观察吴国的运势,最终在吴国国力削弱、主力离守、越国准备充分后一举围住姑苏城,并且不急于攻城。终于在围困三年后,吴王夫差自刎,勾践完成复仇大业。这是范蠡在治国方面对国运周期的精准把握。在经商方面,范蠡也是充分利用了周期的判断,包括对气候的判断和对农业周期的判断。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用五行之说总结出农业生产丰歉的一般规律,岁在金时,能够丰收;岁在水时,就有水灾之害,可能歉收;岁在木时,可能出现饥馑;岁在火时,则可能出现旱灾;每六年一丰收,六年一旱灾,十二年会有一次大的饥荒。

逆向思维

思维上的独立性和逆向性似乎是每个大师都需要具备的。在懂得周期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在周期拐点逆势而行。他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意思是旱灾时,准备舟船待涝;水灾时,准备车辆待旱。他的思想中,充满了“万事预则立”和“有备无患”的观念,用于治国则国强,用于经商则致富。他在齐国经商时,在粮食贱到无人买的时候他大量囤货,低价收购,他夫人还担心时间长了,新粮积压成旧粮会发霉腐烂。殊不知,齐国之后发生天灾,春粮颗粒无收,官府筹资在市面上买粮都买不到,最后还是靠范蠡开仓放粮才缓解危机,再次体现了他逆向思考、未雨绸缪的思想。在从政方面,范蠡也能利用逆向思维做到激流勇退。他深知越王勾践可共苦,不可同甘,故而激流勇退,弃官从商,泛舟五湖。而当时未能跟他一起离开的文种则最终被勾践赐死。

实地调研

伟大的战略家都不止于纸上谈兵,通常都会走访于民间,洞悉民情,从而更好的掌握大势。在答应勾践去越国任职之前,他便在越国以及越国周边的国家进行深度探访几个月,与当地百姓聊天,从而从微观的层面了解越国以及邻国的经济基本面,再加上自己的思考逐渐形成后来治国理政的思路。在从商阶段,他也经常巡走于市井之间,一方面发掘技艺高超的工匠,另一方面学习民间先进的手工和农业技术。

洞悉人性

他善于观察周围重要的人习性和性格,然后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对吴王、伍子胥、伯嚭的判断和策略使其能够顺利度过三年人质阶段并顺利回到越国,对勾践的准确拿捏使他能够在职业生涯的顶峰做到激流勇退。书中最后讲到他的二儿子在他国领了命案,他认为派小儿子去执行解救任务更好,但是其他人和夫人都觉得派大儿子去更稳妥。但是因为大儿子惜财导致计划失败,最终二儿子被处死。范蠡自己也遇见到了这个结果,虽然难过但是心里还是比较坦然。

另外,范蠡不仅善于聚财同时也善于散财。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奉范蠡为商业鼻祖,除了他先进的经济思想外,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能“富好行其德”。他舍弃了越国的高官厚禄,在五湖、齐、陶等地艰苦创业,孜孜不倦地从事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商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目的不在于赚钱,而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向世人表明他不仅能帮越王勾践打败吴国,而且能够亲自从商致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他不为金钱所累,三致千金,又三次散财。在前面提到的屯粮之举,在大灾发生之后,范蠡也没有奇货可居,而是以平价将粮卖给老百姓。司马迁为范蠡这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所折服,称其为“富好行其德”

不得不提的是,范蠡的相好是绝世美女西施,两人虽然相爱,但是因为越国需要将美女贡给吴国,并且西施也担任着执行美人计的任务,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也是一段凄美的故事。

春秋战国是牛人辈出、思想碰撞的年代,对吴越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2007年40多集由陈道明和胡军出演的《卧薪尝胆》连续剧。笔者计划下一步去读一读《东周列国志》,再仔细品味一下这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