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跳和马来步”学会任意一招就能让你后场突击快人几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跳和马来步”学会任意一招就能让你后场突击快人几倍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26/09/799025_1145355681.shtml

“中国跳”“马来步”相信球友们都听过这些“老古董”的名词,这些都是上世纪非常流行的技术。是针对正手区和头顶区突击而使用的步伐。

至今,这两种技术在实战中仍可发挥着其威胁较大的突击效果,下面就学习这两种技术。

一:中国跳

“中国跳”,起源于上个世纪的中国队

中国跳一般在正手区中后场突击击球应用比较多,不过偶尔也在头顶区截击使用,一步起跳截击对方的平高球或不到位半场球,给对方减少备战时间。

1、预先准备

从中心位置后撤,以交叉步到达后正手位(动作1,2);

同时右肩后转(动作2,3),做好击球准备,右肩朝向后正手位。

2、上肢转体,急转

跑动过程中急转,同时身体重心下移(动作2,3);

双脚起跳,但是右脚发力跳向后正手位(动作3,4);

跳起后击球,上体不转,肩部和胳膊发力击球(动作4-6)。

3、双脚着地

双脚着地,但右脚承重多一些;同时注意落地的缓冲

右脚着地后,脚尖外撇朝右边线。

4、着地回中

着地后做个缓冲后,快速跑回中心位置。

直接蹬地起跳准备突击

二:马来步伐

“马来步伐(头顶区正手突击)”,起源于上世纪因被马来西亚队员使用而得名

1、预先准备,左脚后撤

左脚向斜后方撤(动作1,2)

上肢同时向左转(动作2),左脚脚尖朝向左侧网柱。左肩朝向后场反手位角落。

2、跳跃式步伐:左、左、右(急转)!

从左脚开始跳跃步,再次左脚后撇(动作3-5)向左跳跃。

在跳起时左脚和上肢以100度-120度向右侧转,左脚朝向右侧网柱,右肩冲后发球线。

3、转向,向右,看球!

右脚继续后撤(动作5)急转。看球!

4、跳起后再空中完成转体,击球。击球点:头左侧!

右脚有力撑地起跳,跳起后完成转体击球(动作6-8)。

右肩向前转,上肢在击球时或多或少向左倾(动作7,8,8a)。

击球点可以比图中所示更向左一些。

5、回到中心位置

利用击球后的惯性,回中

后场头顶后退步法的“蹬转”,分为三部分:

启动步(或称“双脚小跳”、“分开步”)+辅脚之蹬(或称“插一垫步”)+右脚落地。

一个完整的后场头顶后退步法,

首先、前置的启动步不可少。

第二、蹬转,是主辅两个脚,同时一块往后蹬。

第三、转髂后接一个跳步。

第四、如对手高远球比较接近底线,恐“马来步”不到位,建议业余羽者再加一个后垫步。

“中国跳”与“马来步”的区别:

中国跳,重心在右脚上,一般不转体,靠快速起跳突击或拦截,更突出快速性;速度比马来步快,但对于一步蹬跳能力和突击能力考验较大。

马来步,重心在左脚上,一般都是侧身转体,利用蹬转侧身+交叉换步击球,借助腰腹力量增大突击速度;

因为马来步比中国跳多了一个右脚蹬地转体的动作,自然花费时间更多,相比要慢一些。

二者对比:

“中国跳”,尤其是在不转体劈杀对角线,大大增加了对手预判的难度

李宗伟经典式的不转体起跳

李宗伟直接起跳截杀

石宇奇的一步蹬跳突击直线

李宗伟直接的蹬跳突击

“马来步”,使用相对简单,比反手击球威胁大

观看石宇奇的后退方式(蹬转+交叉换步)

李宗伟的侧身劈杀对角线

李宗伟的头顶区进攻,速度很快

“马来步”一步蹬转后退

(球离头顶区比较近,比较快速击球)

多步后退

(球比较高,适合充分调整后击球)

要想提高“中国跳”和“马来步”的能力,必须要加强对下肢的力量训练,加强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力量,一是为了预防受伤,二是为增加快速蹬地的能力(力量)。

(素材来于林丹御用体能师亲授课)

训练方式:采用陪练人把球发到左右两个中后场的位置,主练人采用以上两种突击步法进行下压训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