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郎神祈雨信仰的历史与民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郎神祈雨信仰的历史与民俗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HJ5IKVC0521RS1O.html

二郎神作为中国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祇,不仅被尊为治水之神,还被广泛信仰为祈雨之神。从历史文献和地方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二郎神祈雨信仰的广泛性和持久性。

历史文献中的祈雨记载

《常熟县志》记载了二郎神在宋代的显灵事迹。开禧年间(1205—1207),和州遭遇寇警,守臣梦见白袍神自称隋人赵昱,并承诺暗中相助。此后,守臣在寨前多次见到神光和白马,最终成功击败敌人。因此,守臣向朝廷奏请封赵昱为王。此后,当地每逢水旱灾害,向二郎神祈祷都能得到回应。

《重修灌口二郎庙引》记载了二郎庙的祷雨应验神迹:“癸丑春,旱魃恣虐,甽浍绝流。枢府黄公,恻然忧之,往祷于神,余亦偕□。祝辞既毕,甘雨旁敷。骋望郊原,无复焦土。”

清代《重修通佑显英王庙碑记》也记载了类似的祈雨事迹:“爰亲诣灌口二王庙……以祈于神祀。事甫毕,堰水随至……一雨三日……有求必应,捷如影响者若此。”此外,碑文还记载了光绪年间的一次祈雨事件,描述了在大旱之年,通过祈求二郎神而获得甘霖的过程。

地方信仰中的祈雨习俗

夹江二郎庙地处川南,二郎庙主要建筑可简要概括为“三台两区”:“三台”即二郎大殿、玉皇殿、王母殿等三大殿堂为主的建筑群,分处三台地,“两区”即院落中的神水殿、地母殿、国医殿等小型殿堂建筑群为庙宇次区。二郎庙正殿即二郎大殿内供祀李冰父子、赵昱、杨戬。这是把所有的二郎神都一并祭祀。

贵德县二郎神信仰是从明代开始由汉族移民带入,以常牧 (东沟) 乡周屯村为代表。常牧乡有几个汉族聚居村,周屯是其一。明代初年起朝廷即从河州卫 (治在今甘肃临夏州) 移民至此屯垦。据资料介绍,周屯人虽然普遍信奉藏传佛教,但与当地群众信仰生活联系最密切的神灵则是二郎神。二郎神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正统元年(1436),相传三月二十六为二郎爷的圣诞日,因此二郎庙三月会是周屯一项传统的庙会活动。该庙会的传统主题一为乞求风调雨顺、无虫无害、五谷丰登,二为超度亡灵、全家平安,因此又俗称“青苗会”。

二郎神祈雨的神格与信仰

《二郎真君宝诰》中描述了二郎神的神格:“兼总三十六部雷雨,系五谷之丰歉。”“天上人间掌风云,普洒甘露救万民。”这些描述体现了二郎神在民间信仰中主掌云雨的神格。

民国时期的大邑县志记载:“(六月)二十四日,祭川主。如遇岁旱,各共迎川主祈雨,应则签点会首,演剧酬神,谓之‘雨戏’。雨久则禀官于太阳宫祈晴。”这表明二郎神祈雨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结语

二郎神作为祈雨之神的信仰,不仅在官方的敕封中逐渐确立,而且在民间社会观念中根深蒂固,成为一种风俗传统。这种信仰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和地域,展现了中国民间信仰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