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走进“嗑学”:嗑CP为啥这么上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走进“嗑学”:嗑CP为啥这么上头?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933KGOG0530WT0L.html

"嗑CP",作为当代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究竟为何如此吸引人?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解析这一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嗑cp,作为不少当代年轻人娱乐生活的一部分,可谓是十分“上头”。不管是看电视剧时被男女主剧情感染,不停感叹“kswl(嗑死我了)”,还是为恋爱综艺中别人的爱情摇旗呐喊都是cp粉们的日常情境。

对于不嗑cp的人来说,或许很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对别人的恋爱如此代入;他们为什么可以把两个互不相关的角色剪切在一起上演一段虐恋大戏并为之痛哭流涕。

但是对于嗑cp的人来说,这种行为真的可以为自己带来很多快乐,并为之上头。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嗑cp背后的心理知识。

什么是嗑cp?

CP,是 Coupling(配对)一词的缩写,最初来源于日本 ACGN(动画 Animation 、漫画 Comic、游戏 Game、小说 Novel)的同人文化,原用于指代作品中男性之间的浪漫关系,后来扩展至女性之间、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嗑 CP 指的便是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想象当事人的情感互动。以想象为主的嗑 CP 行为摆脱了现实生活对美好情感的约束和限制,当事人可以是艺术作品中的纸片人,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可以是异性之间的缱绻爱恋,也可以是同性之间的惺惺相惜。不仅如此,任何能让你感到“匹配、和谐”的事物都可以“嗑”起来,比如某站著名的“伏地魔x林黛玉”。

为什么会热衷于嗑cp?

替代性满足

当我们开始嗑cp时,我们会为很多种不同特质的cp心动,我们会喜欢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相处的氛围、他们的性格甚至仅仅只喜欢他们的颜值。我们嗑的cp总会在某一个点上符合我们所向往的爱情,但是这种爱情在现实中却很难会发生,或者发生在自己身上。这种情况通常会发生我们所“嗑”的角色中。

当这种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所谓“替代性满足”的心理。

替代性满足来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本能欲望)、“自我”(社会现实)、“超我”(道德规范),当我们本我的欲望在某个对象上投放遭到阻碍时,我们就会将自己的目标转移,寻找另一个对象,这两个对象或许存在差异,但是它还是满足了我们的需要,这种时候产生的快感就叫“替代性满足”。

看到CP双方的甜蜜互动和关心,就能满足我们对理想的爱情或者友情的渴望,而这种美好的双方关系是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的,所以只能靠一些“赛博狗粮”来填满自己的情感需要,在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能够产生一种仿佛亲身经历的甜蜜感。很多嗑CP的网友都表示,自己在嗑CP的时候,可以按时忘却现实的不愉快,沉浸在CP美好的感情之中,而这种沉浸式的甜蜜体验能够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感。

社群归属感

嗑cp时我们获得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没有持续的刺激总会慢慢消失。而持续的刺激则要归功于群体的力量。

正所谓“一个人嗑是假的,一群人嗑开始真的”。无论是抠细节糖、写同人文还是剪辑视频,当人们的情感付出得到正向反馈时,就会产生群体认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循环极大地促进了cp粉群体的形成、壮大以及圈子氛围的维持。

另外,当我们嗑的cp涉及到真人时,还会产生一种“窥视”、“暴露”的情感。cp粉会根据正主发布的微博、动作等等细节去满足他们的幻想,继而引发一种群体式的狂欢。这种成就感的满足也是令人上头的原因之一。

嗑cp虽好,可不要贪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圈子的地方也免不了纷争。嗑CP太过上头,引发“CP党”“原著党”“纯路人”三方混战的情况比比皆是。

布尔迪厄将不同的审美旨趣作为圈层区隔的基础,其中折射着个体在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的差异。网络圈层的分化意味着内部成员的观点、诉求高度同质化,不同的声音可能会在规训之下遭到排斥和打压。

我们是否有这个决心与能力,在抱团取暖的同时,保持自我与理性,恐怕仍将是一道难以回答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当我们过度沉溺于幻想中的美好关系,可能会反过来影响我们对于现实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的评价。

嗑CP是调节苦闷生活的甜味剂,然而却并不是人生的主调,上头的同时也要把握好限度,在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圈地自萌”,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保护。

内容 来源 :新闻与写作、CUC白杨心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