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完善网络 积累癌症防治经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完善网络 积累癌症防治经验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125894

近日,由健康报社、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的2024年基层卫生健康发展与传播大会暨基层卫生重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在题为“培育特色:扎实提升基层专科能力及用药水平”的大会平行分会场上,与会专家分享了打造癌症防治体系的基层实践,并探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所面临的痛点难点,呼吁适时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基层用药可及性,关注肺癌等高发癌种,不断满足基层患者需求。

在分级诊疗中找准基层定位

“现在,我们有两个政策往基层推,一个是基层县域医院肿瘤防治中心的建设,这是基本盘,目的是在把县、乡、村三级构建成一个闭环,做好患者出院一体化管理;另一个是搭建一系列肿瘤专病联盟,如肺癌、乳腺癌、血液肿瘤等,旨在推进头部医院在多学科诊疗方面的合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说。

与此同时,黄二丹还强调了建立专病联盟章程的重要性。“这个过程中需要完善具体内容,包括单个癌种的分级诊疗方案等,我们会组织专家定期更新,进一步细化基层规范化管理。”黄二丹表示,加入联盟的医院应该认同并执行分级诊疗方案,同时明确各级医院的功能定位。

会上,黄二丹提到了质控网络的作用,他认为通过质控工程不仅可以对诊疗技术和质量进行考核,还可以对医院的功能定位进行评估。他还指出了基层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出院后如何有效管理患者,如疼痛、营养、睡眠等方面的规范化服务,是目前的一个空白点,也是未来的工作重点。”黄二丹说。

辽宁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刘也夫介绍了辽宁省在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方面的具体工作。辽宁省依托省肿瘤医院成立了省癌症中心,并组建了癌症防治领导小组。通过搭建四级癌症防治网络,辽宁省依托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调动基层人员积极性,开展了系统的癌症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

“辽宁省癌症防治模式有五个特点,即癌症防治网络体系逐步完善、打破常规进行科普宣传以及癌症防治知识宣传、以项目来提升基层癌症筛查的服务能力、下沉资源推广癌症筛查服务模式和技术、加强技术培养基层癌症防治人才等。”刘也夫说。

河南省郑州市经开区潮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周国平阐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癌症防治中的重要性。他表示,提高公众对癌症防治的认识是基层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需要上级专业医院专家的指导和技术支持。他呼吁将CT扫描等更多技术下沉到基层,通过网络化管理实现结果的上传和上级医生的远程诊断分析,以提高癌症筛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任重道远

针对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问题,刘也夫指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不同的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健康知识宣传和早诊早治方面的功能十分重要。他提倡在规范化诊疗的前提下共享资源,强调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整合数据资源、规范化治疗和诊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刘也夫呼吁,国家应增加对信息化体系的投入,来更好地支持肿瘤防治工作。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海英从一名临床医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癌症防治体系的重要性,认为对于呼吸科医生而言,肺癌防治尤为关键。“当前许多临床医生侧重于治疗,而未来需要更多医生投入到预防体系中,通过与基层单位、学校合作,提高公众对癌症的认识。”胡海英说。她还提到疾病早诊早治的重要性,认为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来推动各级医院明确自身职责,确保疾病管理的连贯性。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主任王健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在基层医院服务的经验。她表示,基层医生在肿瘤专科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基础知识、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规范化治疗对肿瘤患者长期生存至关重要,通过培训可以实现基层医护人员治疗水平的同质化、标准化。

建立信息化系统促进跨机构信息共享,对于提高诊疗效率和质量有重要作用。王健建议,通过远程医疗和多学科团队的形式提升基层医护人员能力水平,升级诊疗设备以提高筛查率,如消化道肿瘤高发地区需要引进染色内镜、超声内镜等设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