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先弄懂回避型人格的核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先弄懂回避型人格的核心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03/18/65719465_1148070635.shtml

在人际关系中,回避型人格往往给人们带来不少困扰。他们似乎总是想要亲近,却又在关键时刻选择逃避。要与这类人建立深入的关系,首先需要理解他们的核心需求和行为模式。本文将为你揭示回避型人格的本质,并提供实用的引导方法。

在深入学习与回避型人格相处的技巧之前,我们必须先树立一个至关重要的观念:回避型人格的核心问题在于他们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倾向。如果这个关键问题得不到解决,你很可能会在这段关系中一辈子迁就他们。要知道,一段健康的恋爱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无论你属于哪种人格类型,都不应在感情里充当一个讨好者,不能一味地改变自己去迎合对方,成为对方眼中所谓的理想型。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回避型人格朝着安全型人格转变,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与回避型人格相匹配的人,恰恰是这种引领者的角色,才是回避型人格真正会爱上的类型。

所以,在探讨如何与回避型人格相处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如何成为回避型人格的最爱。只有了解他们的喜好,审视自身,拥有他们所欣赏的特质之后,再去思考是否给予、如何给予,以及怎样引导他们成为安全型人格,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仅仅告诉你前半段的方法,即盲目地迎合、追逐,甚至失去自我,那无疑是不可取的。因为只有成为在精神层面比回避型人格更高阶的人,你才具备引导他们的能力。


一、了解回避型人格的需求

首先,我们要深入了解回避型人格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该如何引导他们。

无条件的偏爱:我们都清楚回避型人格普遍缺爱,那么他们恋爱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实,他们是想弥补童年或过往经历中缺失的爱。大部分回避型人格的情感需求与我们并无二致,他们同样渴望被认同、被尊重、被理解、被陪伴。然而,他们与我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需求往往是双倍甚至更多,而且这些需求非常隐蔽。由于回避型人格存在述情障碍,他们不会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如果我们不能细致入微地察觉,就很容易忽视他们的内心诉求。所以,综上所述,回避型人格需要的是一个能够敏锐发现并满足他们需求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无条件的偏爱。

无论你是神经大条还是内心细腻,无论你是否在某一刻察觉到他们对某件事有着强烈的需求,你都要毫无保留地爱他们,这种爱是纯粹对他们个人的偏爱。并且,回避型人格在你眼中必须是独一无二的,他们要真切地感受到你为他们付出时,没有任何索取回报的目的。

在爱情中,回避型人格是典型的嘴硬派。他们明明内心脆弱敏感,极度渴望被爱,却偏偏要装作刀枪不入,嘴上硬说自己不需要爱。实际上,他们心里清楚自己只是外强中干,只是习惯用 “不需要” 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封闭。他们深知自己在各方面存在不足,甚至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当一个人在潜意识里认识到自己的懦弱无能,认为自己是弱者时,他们最倾慕、最想依赖的往往就是强者,这就是为什么回避型人格总是容易被焦虑型人格所吸引。因为焦虑型人格在人际关系、社交沟通能力以及工作突破方面通常都要高于回避型人格。

所以,回避型人格需要的是强者,你要有让他们认可的社会价值或情绪价值,从物质、社会地位到精神层面都不能拖他们后腿,最好还能给予他们帮助。比如,你自身非常优秀,可以给他们提供追赶的动力;或者你极具耐心、坚韧不拔,总之,要让他们觉得你身上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回避型人格最讨厌那种没有自我、个人价值低却还爱缠着他们的人,你越缠着他们,他们就越排斥。就算你本身很优秀,但如果你的态度过于卑微,在感情中就相当于表明自己是弱者,是那个跪着求爱的人。虽然追求回避型人格可以适当主动、强烈输出,但一定不能死皮赖脸。

强者的引领:回避型人格在成长过程中,由于长期缺乏来自外界的肯定和支持,导致他们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能有一个强者引领自己。这个强者不仅在能力上要出众,更要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力量。当他们看到你在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在追求目标时的坚定执着,他们会不自觉地被你吸引,并且渴望成为像你一样的人。这种强者的特质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你在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你对兴趣爱好的专注投入,或者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游刃有余。只要你身上有闪光点,能够让回避型人格看到你的价值,他们就会对你产生敬佩之情,进而愿意向你靠近。

二、引导回避型人格的具体步骤

想要成功引导回避型人格,首先要掌握主动权,这与他们的情感需求紧密相连。引导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给予、表现、改变。

给予:奠定信任基础:先付出才会有收获,这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准则,与回避型人格相处也不例外。什么都没做就向回避型人格索要结果,说一些诸如 “你怎么这样对我”“你为什么不喜欢我” 之类的话,是非常幼稚且不明智的。你得先拿出自己的真心和诚意,才能让对方感受到幸福。这里的给予,包括物质、精神、情绪价值等多个方面,要给对方持续输出积极正向的反馈。

回避型人格在小时候大多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疼爱,总是被否定,所以他们内心深处渴望长大后能有人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且一直鼓励自己,以此证明自己值得被爱。因此,在给予的过程中,回避型人格最无法接受否定。任何负面的评价或态度都会加快他们逃离的脚步。比如,你质疑他们某件事做得不好,或者对他们为你付出的努力表示不满,这些否定性的话语都会引发他们的对抗情绪,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怀疑自己为什么得不到正向回应。

事实上,他们肯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你要给予的是正向的引导和包容。前面提到过,回避型人格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缺点,他们暴露这些缺点其实是在测试你能否包容他们,如果达不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就会将你从自己的 “信任名单” 中过滤掉。在给予的阶段,无论是送礼物表达关心,还是在对方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又或是提供积极的情绪价值,都是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环境,帮助他们在内心建立起一座坚固的安全堡垒。

表现:展现强者姿态:我们知道回避型人格欣赏强者,可在实际相处中,很多人往往会把自己表现成弱者。当面对回避型人格没有给予良好回应时,有些人就会情绪崩溃,完全忘记自己的优势,只觉得自己是感情中受伤害的一方,从而失去理性和判断力,被对方的情绪牵着鼻子走。此时,你在他们眼中就只是一个弱者。在这里,我要郑重地告诉每一个人,你不是弱者,任何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都值得被好好爱。但在此之前,你必须先学会爱自己。只有爱自己的人,情绪才会更加稳定和高涨,才不会轻易受到回避型人格的影响,从而产生积极的正能量。

回避型人格可能会因为自身情绪问题而生气、冷暴力,甚至言语讽刺你,但你要明白,这是他们自己的情绪管理问题,与你无关。如果你被他们带入情绪的漩涡,就很难再走出来了。真正强大的人有自己独立、稳定的情感体系,不会被外界因素轻易干扰。你喜欢他,就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因为他暂时不喜欢你而感到害怕或退缩。我们无法控制对方的表现,但我们可以掌控自己的行为,掌控当前状况的关键就在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所以,面对回避型人格,要始终表现出坦然、自信的一面。该提升自己的时候,就专注于自我提升;该展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就大胆地展现出来。记住,重要的是吸引对方,让他们看到你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迎合对方,把自己变成一个弱者。

改变:引领人格转变: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回避型人格顺利进入第三步 —— 改变。然而,第一步和第二步就如同黎明前的黑暗,很多人都在这两个阶段反复徘徊,始终无法进入第三步,帮助回避型人格改变行为模式,引导他们向安全型人格转变。在我看来,改变这一步虽然很难实现,但却是最不需要过多言语赘述的一步,因为改变的精髓在于模仿。

让回避型人格模仿你的行为,如果你是一个焦躁、没有耐心的人,回避型人格和你在一起久了,就很可能会变成高焦虑加高回避的类型。原本他们或许还能过得相对平静,结果却被你影响得比你还难受,这样一来,他们肯定会想要远离你。相反,如果你是一个安全型人格的人,回避型人格和你在一起久了,才有可能受到你的影响,模仿你的行为,逐渐向安全的行为方式靠拢。那么,什么是安全型的行为呢?比如主动沟通,积极解决问题,在对方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愿意为对方付出时间、精力等其他价值,这些都是安全型人格擅长的行为。

例如,你给回避型人格发一条消息,他没回,你不要立刻焦躁不安,而是该干嘛干嘛;晚上下班再发,他还是没回,也没关系,过两天你还是像第一次一样心平气和地跟他讲话,他心里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态度。只要在他不回复的这段时间里,你没有焦躁地指责他、逼迫他,他就能判断出你是一个情绪稳定、值得信任的人。久而久之,他就会被你的行为模式所同化。当偶尔你没有给他积极回应时,他也不会轻易焦躁,怀疑自己不够好,甚至会主动跟你沟通,了解你的想法,这都是你以身作则带来的积极影响。所以说,以身作则比任何言语劝说都更有说服力。

与回避型人格相处,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容易被对方的情绪和行为所影响。但其实,只要你能坚定地坚持自己正确的行为方式,不被对方带偏,假以时日,回避型人格就会在你的影响下逐渐改变,在亲密关系中慢慢转变为安全型人格。要记住,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理想伴侣,每对伴侣和夫妻都是在相互磨合、相互适应的过程中,最终找到双方都觉得舒服的相处方式。

如果你只做到了成为别人的最爱这前半段,却因此失去了自我个性,你会发现人都是贪婪的,你按照对方的要求满足了他,他就会对你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希望你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来满足他,这无疑是在把他往错误的方向引导。与回避型人格相处,正确的引导方向一定是双方一起改变,共同成长,保持平等的关系,你满足我,我也满足你,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稳定地维持下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